两德完成统一
80 年代中后期,东西方关系发生转折。美苏双方经过长期的军事对抗和大规模的军备竞赛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政治困难,需要缓和国际局势,集中力量解决国内问题,东西方关系进入一个新的缓和时期。欧洲局势受其影响,集团意识淡化,欧洲整体意识抬头。联邦政府抓住时机,开始积极而谨慎地调整东方政策,利用苏联放松控制东欧的现实,大力发展同东德的政治、经济关系,并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打“经济牌”,引诱东德在统一问题上作出实质性的让步。
1989 年秋冬,东欧一些国家尤其是波兰和匈牙利,内部发生很大变化, 共产主义政党或失去对政权的全面控制,或改组成社会党。东德的国内局势也发生动荡,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连续更迭。1989 年 10 月 18 日,连续 18 年担任统一社会党中央第一书记的昂纳克辞职,同日由埃贡·克伦茨担任总书记。10 月 24 日,克伦茨又接替昂纳克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但是,仅仅一个多月以后,克伦茨于 12 月 3 日和 6 日先后辞去这两个职务。8 日,自由民主党人曼弗雷德·格拉赫被指定为国务委员会代主席,9 日,格雷戈尔·居西担任统一社会党主席。 16 日,统一社会党特别代表大会决定将党名改为
“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自 1964 年 9 月接任部长会议主席
达 25 年之久的维利·斯多夫于 1989 年 11 月 13 日被莫德罗接替。随着领导人的更迭,东德方面对统一问题的立场也发生变化,从反对统一、坚持两德并存,转到主张建立两德之间的“条约共同体”,乃至最终建立联邦。 1989
年 11 月 9 日,东德部长会议发言人宣布开通柏林墙和两德边界,从而实际上迈出了走向统一的第一步。
东德方面的种种变化使联邦德国政界人士欣喜万分,纷纷出马抓住这个“从未有过的有利时机”,在统一问题上采取积极进取的步骤。1989 年 11
月 28 日,科尔总理在联邦议院发表讲话,提出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计划放弃了原先推行的“小步政策”,设想分三步实现德国的统一:第一步是联邦接受东德关于建立“条约共同体”的设想,在经济、交通、环保、科技、卫生和文化方面建立共同委员会;第二步也即关键的一步是发展两德的联邦结构,建立一个经济协商和政治协调的政府联合委员会,一个共同的议会机构和一些共同的专门委员会;第三步是逐步向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过渡, 形成统一的德意志联邦。此外,联邦德国政府还积极筹划统一德国的具体步骤,如筹建两德货币和经济联盟,成立以科尔为首的“德国统一委员会”等。外交上广泛开展活动,力争苏、美、英、法四大国对德国统一的理解和支持。
科尔计划刚出台时,一度遭到东德方面的拒绝。东德舆论指责该计划无视两德基础条约和欧安会赫尔辛基最后文件规定的两个德国的主权与独立性;认为重新统一还提不上议事日程,东西方都不希望改变目前欧洲的均势, 两德关系的稳定是欧洲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但仅隔两个月,东德的态度发生
很大的变化。1990 年 2 月 1 日,部长会议主席莫德罗提出一个分四步实现德国统一的方案。第一步是缔结一个有关合作与睦邻关系的条约共同体;第二步是成立应有共同机构的两德邦联,组建议会委员会、州议会和负责某些方面工作的共同执行机构;第三步是把两国的主权转让给邦联权力机构;第四步是通过邦联内两个部分的选举组成德意志联邦式或德意志联盟式的统一德国。就统一步骤和途径来说,莫德罗方案同科尔计划基本上吻合。
1990 年 3 月 18 日,民主德国举行第十届人民议院选举,这次选举被西方人士称为民德建立以来第一次“秘密和自由”的大选。选举结果,基民盟由于得到联邦兄弟党的鼎力支持,获得大胜,得到 40.91%的选票,以它为首的“德国联盟”(包括“德国社会联盟”和“民主觉醒党”)则获票 48.15%; 1989 年 10 月 7 日成立的社会民主党位居第二,获票 21.84%;民主社会主义
党(1990 年 2 月 4 日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改名而来)得票16.33%;由自由民主党、自由党和德国论坛党组成的“自由民主联盟”(1990年 3 月改组成自由民主党)得票 5.28%。根据选票结果,由基民盟主席洛塔尔·德梅齐埃担任部长会议主席。德梅齐埃政府执政后为东德按联邦德国要求并入联邦奠定了基础。
莫德罗方案提出后 6 天,即 1990 年 2 月 7 日,科尔立即作出反应,正式提出尽快建立两德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建议。2 月 13 日,莫德罗亲往波恩会晤科尔,双方决定成立共同委员会来商讨两德建立货币联盟和经济共同体事宜。东德德梅齐埃政府执政后,两德政府之间开始了实质性谈判。1990 年 4
月 18 日,两德的内政部长首先讨论内部安全问题,商定加强两个部门协调合作和人员交流,并在当年夏季休假以前取消两德之间的边界检查。紧接着, 双方的财政、劳工、农业、交通、邮电、环境和发展援助等部的部长分别举行会晤,商讨有关事务。从 4 月 24 日起,科尔和德梅齐埃之间也开始了直接会晤。
在实现统一的进程中,遇到了影响统一的一系列“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内部问题”由两德政府间协商解决,“外部问题”由两德加上美、苏、英、法所谓“2+4”会议来处理。
1990 年 5 月 18 日,两德政府签订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
的第一个“国家条约”。该条约于同年 7 月 1 日生效。通过条约,双方建立了以下三个联盟。(1)货币联盟。以西德马克统一两德货币,废除东德马克, 联邦银行同时成为主管东德货币和货币发行的银行,东德延用联邦德国在金融、货币、财政和信贷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东德公民的工资、养老金、奖学金、各种租金及规定限额以内的现金和存款,按 1 比 1 发行或兑换西德马克,
其余的原则上按 2 比 1 兑换。(2)经济联盟。“社会市场经济”成为两德共同的经济基础,东德应促进企业私有化,运用竞争机制鼓励自由竞争,实行价格自由以及劳力、货物、资本等方面的自由流动。(3)社会联盟。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东德实行联邦的劳动法规,如允许职工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有权结社、罢工、参与管理和不受解雇等,二是在东德引进联邦的养老、疾病、工伤事故和失业四大保险,建立社会救济制度,逐步组建一套独立于国家财政预算的社会保险体制。
1990 年 8 月 31 日,双方又签订了关于两德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统一条约规定,两德和平自主地通过民主与自决的方式实现统一,东德将在同年 10 月 3 日加入联邦德国。为了统一行政区划,东德应恢复 1952 年 7 月前
的 5 个州建制,东、西柏林合并成一个州。统一后的德国首都为柏林。“外部问题”之一是统一后德国的联盟归属问题,即德国能否成为北约
成员国的问题。西方国家一直坚持统一后的德国应归属北约。苏联原先主张德国中文化和非军事化,接着主张暂时成为两大联盟的联系国,后又提出 5 年过渡期的建议,期内德国同属两个联盟,并履行两个德国所签订的一切国际协定。但这些主张均为西方所拒绝。1990 年 7 月中旬,科尔再次访问苏联, 苏联政府出人意外地作出最后让步,同意统一后的德国将享有“充分的主权”,可自行决定其联盟归属,而科尔则明确表示“统一的德国将成为北约成员国”。科尔和戈尔巴乔夫达成的协议内容还包括:德国统一后,苏美英法四大国在德国的责任及权力将完全取消;苏军在 3—4 年内撤出东德地区,
在苏军撤出前,北约军队不延伸至东德地区;未来德国军队的最高限额为 37 万,未来德国不得制造、拥有和支配原子、化学和生物武器。
“外部问题”之二是德波边界问题。在两次“2+4”会议之后,1990 年7 月 17 日举行了邀请波兰外长出席的第三次“2+4”会议。由于这次会议是
在科尔访苏后举行的,因此进展十分顺利。会议就解决德波边界问题达成 5 点协议:统一后的德国领土只包括目前的联邦德国、东德和柏林市;两德保证修改联邦宪法,排除扩大领土的可能性;统一后的德国对任何国家不提出领土要求;两德保证在统一后同波兰签订双边条约以确认现有边界;四大国注意到两德的诺言和确认德国的最后边界。波兰外长对协议表示满意。
在内外部问题获得解决后,1990 年 10 月 3 日两德正式实现统一。统一德国的国名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原联邦德国的国旗、国歌和《基本法》都继续沿用。
根据两德议会于 1990 年 8 月 9 日通过的“选举条约”,同年 12 月 2 日德国举行统一后的第一次全德大选。选举举行前,两德同名政党完成了合并, 有些政党和组织组成了选举联盟。参选政党和组织达 41 个。选举结果,基民盟—基社盟获票 43.8%;社会民主党获 33.5%;自由民主党获 11%;民主社会主义党获票 2.4%。 1991 年 1 月 17 日,科尔受命担任第一届全德政府总理。翌日,科尔组成由 11 名基民盟成员、5 名自民党人、4 名基社盟成员构成的基民盟—基社盟和自民党联合政府。
1991 年 6 月 20 日,新的联邦议院讨论是否将政府和议会从波恩迁往首都柏林的问题。议员们打破党派和朝野的界线,分成柏林派和波恩派。以科尔、外长根舍和前总理勃兰特等人为主的柏林派慷慨陈词,力主柏林为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以议长聚斯穆特等人为首的波恩派针锋相对,认为议院和政府仍留在波恩为上策,另外还有不少议员提出了议院和政府分设柏林和波恩两地,以及其它的折中方案。在长达 11 小时的辩论中有 107 名议员发言,最后表决的结果,337 票主张迁往柏林,320 票主张留在波恩,柏林派获胜。
两德统一使战后德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