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和教育改革

军事改革是 19 世纪初普鲁士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领导者和核心人物有: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1755—1813)、奥古斯特·冯·格奈森■(1760—1831)、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

针对普法战争中暴露出来的普鲁士军队中的问题——贵族充任军官、雇佣兵制、野蛮的体罚及落后的训练和作战方式,沙恩霍斯特等一批有远见的军官深深认识到,要使普鲁士军队和民族融为一体,使军队成为民族的有活力的机构,就必须改革军事制度。早在 1802 年,沙恩霍斯特就发起组织“军事协会”,创刊《军事手册》,将许多将领聚集在一起,研究军事问题,批判不合理的军事制度。提尔西特和约之耻更激起这批爱国军官的改革热情。施泰因和哈登堡对此均予以支持。1807 年 7 月以沙恩霍斯特为首的军事改组委员会成立,着手进行军事改革。

废除雇佣兵制,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792 年 2 月军事法规定的所有特权和例外,如纳税的富裕市民免服兵役、城市平民服役年限为 20 年等统统废

弃。一切年满 17 岁至 24 岁的青年(特殊条件者除外)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鉴于拿破仑强迫普鲁士将兵力压缩为 4.2 万人,沙恩霍斯特采取一种速成兵

制度,即每个连队每月给 3—5 名士兵放假,再由同样数目的适令青年顶替, 通过这种不断的短期轮训吸收更多的国民服兵役。至解放战争时,已训练出12 万士兵。这就大大改变了军队的成份,使军队的组成再也不是强征的农民和对外招募的雇佣兵了。

放弃单一的正规军制,建立国民预备军。1813 年 3 月 17 日发布《后备

军条例》,决定组建三种后备军。第一种为第一预备军,由年满 26 岁到 32 岁的男子、适令应征而没有入伍的男子和退伍军人组成,其职能是战争期间参与正规军作战。第二种为第二预备军,参加者为 40 岁以下的所有男子,负责在战争中的警备任务和为正规军提供后备力量。第三种为地方民兵,17 岁到 50 岁未参加前两项预备军的男子均为其成员,主要任务是战时保护交通线,配合正规军打击敌人。

改变贵族垄断军官职位的局面,从严选择军官,1808 年 8 月 6 日的军事条例明文规定,提拔军官“不得照顾其出身”,“只有那些在和平时期学习知识,受过教育,在战争时期表现出类拔萃的勇敢和能驾驭全局的人,才有

权利得到军官的位置。”据此,至解放战争前夕,1806 年任职的 143 名将军裁去了 141 名。1819 年,普鲁士军官中贵族成份仅占 54%。此外,为了培养军官和参谋人才,1810 年还建立了普通军事学校。

严禁对士兵的野蛮惩罚,推行精练组织、提高士气的练兵方法。1808 年的法令,禁止鞭打和穿列笞刑,保障士兵的“背脊的自由”。沙恩霍斯特格外强调“更新战士的精神”,使遵守纪律和作战勇敢的保证不再是农奴式的训练,而是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发扬。同时,还取消陈旧的线式战术,仿照法国的榜样,军队编为混合旅,进行协同作战和散兵战术的训练,以适应现代战争。

建立新的军事体制,严选军官,提高士气,采取新的训练方式,这些被克劳塞维茨所概括总结的军事改革的内容,影响深远。它在德意志民族的解放战争和民族统一战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教育改革的主要领导人是威廉·冯·洪堡(1767—1835)。洪堡出生于波茨坦的贵族家庭,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格廷根大学学习法律,在耶拿时结识了哥德和席勒,并成为忘年之交。1802 年—1809 年担任普鲁士驻罗马公使。在施泰因的举荐下,洪堡于 1809 年出任普鲁士内政部文化教育司司长,主持教育改革。

洪堡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德意志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要求。他的目标是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按照自己的天赋受到教育,同时又使他具有对全社会的责任感。为此洪堡确定,教育的目的应是“造就出为了祖国的利益、完全自由和充分发展全部能力的人”,“所有学校不是作为任何特权阶层的部分,而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部分。”按这样的方针,洪堡提出了一整套的革新措施。

建立新的教育体制,设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初等教育为小学,4 年制。中等教育分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前者是 6 年制的职业学校,课程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主,后者是 9 年制的普通中学,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升入大学。初等学校进中等学校必须通过入学考试。这就打破了依据出身门第而获得受教育权利的陈规。

注重师资水平,采用新教学法。政府明令,只有受过训练的合格的教师才能在校任教。为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还特设教师研究会,培训新教师。洪堡按照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的学说,废除机械式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以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

创办新型高等学校,培养高等人才。1809 年,洪堡上书普王,获准开办柏林大学,年拨款 15 万塔勒。他广为罗致人才。费希特被聘为第一任校长。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史学家尼布尔、医学家赖尔、农学家塔尔等一大批学术名流都应聘任教。学校实行“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学研究领先”等原则。年轻的柏林大学很快成为德国第一流的大学,在德意志的民族解放和统一事业中起着精神中心的作用。

  1. 世纪初期的普鲁士改革虽很不彻底,但它却使普鲁士乃至德意志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改革加速了封建关系的解体。容克地主把从农业改革中获取的大量土地和现金按照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改造庄园,使之成为资本主义农场,使农奴制经济纳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容克发生了分化,出现了资产阶级化的容克阶级。加上工商自由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又促使了资产阶级的诞生。普鲁士开始从封建庄园制过渡到资产阶级容克地产制,

这种在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用资本主义剥削代替农奴制剥削的方式,被称为“普鲁士道路”。此后德意志的历史进程——30 年代的关税同盟, 40 年代的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50、60 年代完成法律上的解放农民,70 年代的民族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究其基础和发端,都应归结于 19 世纪初的农奴制改革。因此,这场改革也就是德意志近代史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