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毁约扩军和征服中欧

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制定国家防御法

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撤销总参谋部,禁止拥有空军,陆军不得超过 10 万人,海军仅有轻型舰只等。为了打破凡尔赛条约的束缚,重整德国的军备,1926 年,陆军曾拟定代号为“A”的扩军计划,要求以 1934 年为期,把德国 7 个步兵师秘密扩充到 21 个师。但是在凡尔赛体系的约束下,德国无法获得足够的武器装备,1932 年陆军只得修改计划,把完成 A 计划的期限推迟到 1938 年 3 月。

1932 年 2 月国际联盟召开国际裁军会议上,德国提出“军备平等”的要求,遭到法国的反对。希特勒上台后,继续参加第二阶段国际裁军会议,要求各大国给予德国“军备平等”的权利。英国政府试图调和各方面的要求, 提出“麦克唐纳计划”,建议 5 年内法、意、波的陆军兵力削减到 20 万,德

国则可扩充到 20 万。该计划意味着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等国将拥有同等规模的军队,也说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裁军义务将被取代。基 于以上考虑, 德国表示原则接受。然而,纳粹党在国内实施“一体化”行动,尤其是反犹暴行,日益引起世界舆论和各国政府的反对。法国趁机要求修改“麦克唐纳计划”,将 5 年限期延长到 8 年,前 4 年为试行期,其间德国将以短期兵役代替长期兵役,并建立起军备监督制度和制裁制度;第五年开始正式裁军或扩军。该建议得到其它大国的赞同,但纳粹政权以德国不能容忍差别对待为由加以拒绝。1933 年 10 月 14 日德国宣布退出裁军会议,19 日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从而摆脱了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的束缚。这是希特勒毁约扩军的第一

个冒险行动。

1933 年 12 月,勃洛姆贝格主持拟订新的扩军计划,规定未来德军在和

平时期总兵力为 30 万人,战时扩充到 63 个师,其中野战部队 33 个师。该计

划原定 1938 年完成,但希特勒下令提前到 1934 年秋完成。由于当时尚未实行义务兵役制,兵源缺乏,只得将原来三个三营建制步兵团和一个三营建制炮兵团组成的步兵师,改为二个四营建制步兵团和一个二营建制炮兵团组成。

1935 年 3 月,法国政府把恢复 2 年服役期限并把服役年龄从 21 岁降到

20 岁法令提交议会。希特勒决定抓住这一时机,进行第二次冒险,公开撕毁

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1935 年 3 月 10 日,纳粹政府航空部长戈林对英国记者宣称,德国已解除了凡尔赛条约关于不得建立空军的义务。以此探测各国的态度。然而各国并未作出强烈反应,希特勒勇气倍增。3 月 16 日德国正式颁布《普遍义务兵役法》,规定国防军的志愿兵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和平时期德国陆军由 12 个军 36 个师共 50 万人组成。5 月 21 日,纳粹政府又制定《国家防御法》,该法令授权希特勒可在国内实行戒严、总动员和宣战等问题上作出个人决定。并规定改组武装力量,国防军(Reichswehr)改称武装部队(Wehrmacht),由陆、海、空三军组成,希特勒担任最高统帅;国防部改组成军事部,前国防部长勃洛姆贝格改任军事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三军设有各自的总司令和参谋总部,陆军总参谋部名称被恢复,原用的“军队管理局”名称被废除。这一法令奠定了纳粹德国扩军备战的基石。从此德国加快了扩军备战的速度。

1936 年 8 月,德国陆军当局提出了“八月计划”,规定以 1939 年 10 月

为期,和平时期总兵力要达到 83 万人,战时扩大到 462 万人,其中野战部队

102 个师。为了实施这个计划,陆军的财政拨款增加到每年近 90 亿马克,比

1935 年增加 2 倍多。

由于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因而纳粹党执政前国防军内只有550 名飞行员和 180 名飞行观察员,10 余架军用飞机。航空工业也十分薄弱,

1931 年仅生产 13 架飞机。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立即任命戈林为航空专员,

4 月 28 日又增设航空部,由戈林任部长。同年 4 月,希特勒委托蒂森召开航空会议,确定大规模发展军用飞机的方针。5 月,国防军的空中防卫办公室并入航空部,军用和民用航空统一归戈林掌管,当月戈林就组织人员进行大规模发展空军的研究。纳粹德国的空军发展计划不断更新,指标数成倍增长。1933 年底,希特勒曾要求在 1935 年 10 月以前把德国空军第一线飞机增加到

1600 架,翌年 1 月的“莱茵兰规则”又把这一数字扩大到 3715 架,同年 7

月再追加到 4021 架。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追加的指标实际上无

法达到,1935 年戈林正式对外宣布德国已拥有空军时,德国实际上只有 2500

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 800 架。为了加快扩充空军,纳粹政府优先向航空工

业供应所需的原料和资金。到 1939 年 9 月,德国已拥有第一线飞机 4093 架。海军建设虽排在陆空军之后,但发展速度也很快。1935 年 6 月签订英德

海军协定时,德国军舰的总排水量为 11 万吨,1939 年战争爆发时增至 35 万吨。

然而,德国在扩军备战中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包括兵源和武器装备严重不足,缺乏足够数量受过专业训练的军官等。因而直到 1939 年,它在军事上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对西方国家的战争,它的优势在于较早地确定了

“总体战”战略和“闪击战”战术,并在临战准备方面比西方国家先行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