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50 年代末欧洲危机与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的兴起

1857 年的经济危机使 1848 年革命失败后一度沉寂的工人运动和民族运动重新活跃起来。意大利人民首先起而反对奥地利统治。这本是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的正义之举,但法国的路易·波拿巴的插手却造成了局势的复杂化。

拿破仑三世为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困局,又目睹奥地利在奥尔米茨与普鲁士的不和,在克里木战争同俄国的结怨,因而决意趁机介入意奥矛盾, 把意大利的民族解放斗争纳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扩张轨道。1858 年夏天,拿破仑三世利用意大利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的错误路线,在法国避暑胜地普隆比耶与撒丁王国签订了军事联盟条约。据此法国同意出兵 20 万帮助撒丁驱逐奥地利,建立萨伏伊王朝为首领的意大利国家;意割让萨伏伊和威尼斯作为代价,并同意在中意建立一个受制于法国的王国。1859 年 4 月 23 日,奥地利上了拿破仑三世的圈套,向撒丁王国提出最后通牒,在遭拒绝后,26 日奥与撒丁、法国战争爆发。

按德意志联邦之惯列,奥地利只有在发生自卫战争时,才有权要求联邦的军事援助。为此,维也纳的权贵们不惜启动一切宣传机器,竭力将哈布斯堡王朝的扩张目的溶化在德意志的民族利益之中,奥格斯堡的《总汇报》鼓动说:“如果整个德意志不愿在独立的重要力量失败以后毫无抵抗能力地躺在强大的胜利者的宝剑之下,它就应该拿起武器支援奥地利。”他们蛊惑人心地喊道:“应当在波河上保卫莱茵河”(波河在意大利境内,莱茵河在德意志境内。)维也纳的煽动并未能激起德意志的民族情绪,但战争的进程却

直接牵动着这个国家的各阶层力量。

普鲁士趁机扩展势力,执民族统一之牛耳。当时任普驻俄公使的俾斯麦讲得很明确:“要么改变我们同联邦的关系,要么保证我们退出联邦。”他甚至直截了当地向摄政王献策:“目前的形势又一次给我们提供了大好机会,只要我们让奥地利同法国打得不可开交,然后把我们的全部军队开往南方, 把界桩装在背包里带走,要么在博登湖畔,要么在新教信仰不占优势的地方把界桩重新插上。”威廉亲王尽管没有采纳此策,但确是没有坐失“大好机会”。当奥地利向联邦乞援时,普鲁士便提出掌管联邦军队指挥权为条件。维也纳洞察柏林想乘人之危树自己在德意志的霸权。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也动作起来,大小德意志派再度争执。德意志的资产阶级此时依然把统一大业的希望寄托于普奥两大强邦。大德意志派醉心于奥地利对法意战争的胜利,建立一个从比利时、荷兰和阿尔萨斯——洛林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中欧大国。他们还把大德意志纲领稍稍作了一番修正。前法兰克福议会左翼激进派领袖弗勒贝尔提出一个计划:改德意志联邦为“帝国”,拥有外交、经济和军事的决定权,组成一个三人理事会轮流执政,设诸侯会议和国民会议;帝国应保证奥地利“属国”的安全,保留维也纳的独立宣战权利。这实际上是通过扩大联邦的权力达到抑普扬奥的目的。因为德意志联邦一直为奥地利所控制,而普鲁士在其中仅有 1/17 的表决权。大多数邦国(尤其是中小邦国)的资产阶级,对这个 80%居民操着外语的奥地利帝国能有多少诚意和可能实现民族统一这一点是有怀疑的。他们更多的是主张把德意志统一在经济进步、政治“开明”、军事强大的普鲁士王国的主权之下。目睹奥法在维拉弗兰卡的携手,更使小德意志派倍感来自莱茵河右岸的威胁和民族统一、国家强大的迫切。黑森的民主党梅茨疾呼:“情愿受普鲁士最厉害的军事统治,而不愿看到弱小国家的不幸。”1859 年秋,汉诺威的自由主义者本尼格森在法兰克福组织了一个民族协会,其宗旨就是: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以德意志议会代替联邦议会,在普鲁士领导下建立一个立宪的统一的德意志国家。1861 年,一批普鲁士自由派人士又建立了进步党, 提出普选权、责任制政府和出版自由等民主要求。民族协会等资产阶级的组织把所有的民主派和温和派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成了争取小德意志方案的重要政治力量。

广大人民群众为意大利民族运动所鼓舞,为拿破仑三世觊觎莱茵领土而忧虑,他们利用哈布斯堡专制统治的危机,积极掀起民族统一运动的高潮。以统一为内容和激发民族意识的各种活动—射击比赛、体育表演、歌咏大会等层出不穷。1859 年夏天,在法兰克福举行的历时 10 天的射击比赛,万名武装射手和运动员大显身手。会上,“统一德意志祖国”的呼声震天动地, 人们欢呼、歌唱、干杯、拥抱,表现了钢铁般的精神面貌。11 月,全德各地庆祝席勒诞生 100 周年,柏林人民在宪兵广场上举行席勒纪念碑落成典礼, 公开向警察专制示威。争取民族统一的人民运动的强烈展开,恰同民族协会资产阶级的软弱成了鲜明的对比。列宁指出:“德意志统一问题已提到日程上了。在当时的阶级对比之下,德意志统一可能由两条道路完成:要么走革命的道路,由无产阶级领导并创立全德共和国;要么走普鲁士王朝战争的道路,而在统一的德意志中巩固起普鲁士地主的霸权。”由于无产阶级还很不成熟,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便利用其有利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条件,展开自上而下统一德意志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