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 年总统选举

魏玛共和国的社会基础是薄弱的,由于没有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普鲁士容克贵族仍占有大片领地,军官团的军国主义势力没有被铲除,旧的文职人员大量转入共和政府机构,这些文职人员能够为共和政府服务,但同样准备为独裁政权效力。司法部门则公然对共和制度表示敌意,法官们经常宽容右翼民族主义分子的政治暗杀活动,但对左翼分子的判决往往非常严厉。由于十一月革命没有伴之以深入持久的资产阶级思想宣传运动,一般民众也仍然崇拜等级和地位,不愿使用诸如“公民”、“先生”等体现民主平等的称呼。很多人称魏玛国家是“一个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浪潮的消退和社会民主党影响的减弱,右翼势力进一

步上升,政治气候出现了“从左向右摆”的状态。兴登堡当选总统则是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再次崛起的标志。

根据 1922 年 10 月的国会决议,艾伯特总统的任期至 1925 年 6 月 30 日

期满。但是,随着右翼势力抬头,资产阶级报刊从 1924 年底起掀起了一场反

对艾伯特和谢德曼的浪潮,指责艾伯特在 1918 年 1 月参加过柏林军火工人的罢工活动,从而犯下了叛国罪。艾伯特出庭受审,为自己辩护,最后被判无罪,但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于 1925 年 2 月 28 日在任内病逝。同年 3 月, 德国提前举行总统选举。

在竞选初期,民族人民党、巴伐利亚人民党和纳粹党结成“帝国联盟”, 分别推出雅雷斯、黑尔德和鲁登道夫作为候选人。社会民主党、人民党和民主党结成“人民阵线”,分别提出普鲁士总理布劳恩、马克斯和黑尔帕赫作为候选人。共产党单独推出台尔曼参加竞选。3 月 17 日举行第一轮投票,结果雅雷斯获 1041.7 万票,布劳恩获 780.2 万票,马克斯获 388.8 万票,台尔

曼获 187.2 万票,黑尔帕赫获 156.8 万票,黑尔德获 100.7 万票,鲁登道夫

获 28.6 万票。由于无一人获得多数票,按魏玛宪法规定,决定举行第二轮选

举。

在第二轮竞选中,社民党撤回布劳恩,与中央党和民主党一起提出马克斯为候选人;帝国联盟为了与之对抗,也撤回原候选人,共同推出兴登堡作为总统候选人;共产党候选人仍为台尔曼。4 月 26 日第二轮投票,结果兴登堡获 1465.6 万票,马克斯获 1375.2 万票,台尔曼获 193.1 万票。尽管兴登堡的得票数,仍未超过半数,只占 48.3%,但按宪法规定得以当选总统。

兴登堡当选总统后,毫不掩饰自己的君主主义立场,德国军国主义势力和君主势力进一步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