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登堡—鲁登道夫军事专政
开战初始,统治集团为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尚能推行立宪政治,接受社会民主党右派提出的所谓“民族民主主义”新路线。如在 1914 年 7 月 25 日,普鲁士国防部明令:人身、新闻、集会结社等的自由应继续保持,尽量限制建立和运用军事法庭,社会民主党报刊可在军队内部发行。按照贝特曼的说法:若不与组织起来的工人合作,德国就无法进行这场战争。议会的权力(尽管是有限的)仍起作用,议员的豁免权得到尊重。
然而,战事的一再失利与国内的反战情绪,使“民族民主主义”新路线和帝国宪政再也难以维持了。兴登堡、鲁登道夫执掌军权以及“兴登堡纲领” 的发布,标志着在德国公开实行军事专政。
1916 年 8 月底,最高统帅部以发布战事命令的形式公布了鲁登道夫起草的“兴登堡纲领”。其中心思想是,实行“军部独裁”。纲领规定:推行“强制措施”,加快军火生产,增加劳动强度,抽调工人上前线。为保证《兴登堡纲领》的实施,1916 年 11 月 1 日建立了由格伦纳中将领导的军事管理局, 控制德国本土、被占领区和一部分帝国盟友的经济。这是最高统帅部企图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干预、对全国人民的专制统治来保证最高军事纲领的贯彻。
在这种“军部独裁”统治下,军事首领具有内政外交政策的决定权。1916 年底,围绕进行无限制的潜艇战一事,首相与军部意见相悖,帝国国会议决: “帝国总理在作出他的决定时,必须根据最高统帅部的意见。”副总长鲁登道夫甚至直接负起政治行政职责,如保障国家安全、新闻和通讯检查、保证粮食供应和劳动安排等。战争初期人民仅有的一点点民主权利被剥夺殆尽。1916 年 12 月 2 日的“关于为祖国志愿服务法”规定:每个 17 到 60 岁的德国男子都有为战争服务的义务,在不直接为战争服务的机关和工厂工作的人都被强制为战争服务,取消自由选择工作和自由迁徙的权利。鲁登道夫同时严令:不准为工人提高工资,不准罢工,违者一律以叛国罪论处。无数的社
会民主党反战分子惨遭迫害,李卜克内西就是被此“罪名”判刑送往前线的。整个德国,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到经济活动,活像一座大兵营。正如斯巴达克派所揭露的:兴登堡—鲁登道夫的军事专政“是要把德国无产阶级赶到兵营中去,是要实行中世纪的劳役和强制劳动,是要把全国变成一座监狱。”
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想用刺刀维持危机四伏的政权,以保证德国的总体战战略。但结果与愿望相反,军部独裁终把帝国导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