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危机

1878 年《柏林条约》规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由奥匈帝国代管,名义上仍属土耳其。1908 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国内局势动荡,奥匈乘机将波、黑并入自己的版图,引发了一场国际冲突,史称“波斯尼亚危机”。

塞尔维亚向奥匈提出抗议,并进行军事动员,同时向俄国求援,俄国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在这场冲突中,德国站在奥匈一边,柏林当局认为德国若能在巴尔干问题上扶奥匈一把,加强德奥同盟,则可使之在德法冲突中作为对付俄国的后援,以及德国向东南方向发展的侧翼掩护。因此,德国国内舆论普遍认为:“德国在巴尔干政策问题上,再不能如同俾斯麦在柏林会议上扮演‘不感兴趣的’‘中立的’仲裁人角色”。1909 年 2 月,亲德的土耳其政府在德国影响下,以 250 万英镑的代价放弃了波、黑两省的名义上的主权。3 月,标洛在帝国国会上发表演说,要求俄国敦促塞尔维亚承认奥匈兼并波、黑两地的既成事实。由于俄国尚未从日俄战争中缓过气来,加上国内革命形势高涨,被迫让步。

波斯尼亚危机使巴尔干的矛盾,特别是德奥与俄国的矛盾更加尖锐了。1912 年 3 月、5 月,巴尔干半岛上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的

内哥罗签订协定,结成旨在摆脱土耳其压迫的巴尔干同盟。10 月,同盟各国对土耳其采取了战争行动,爆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1 月,土耳其在军事上惨败,其在巴尔干的属地只剩下君士坦丁堡、盖利博卢半岛、亚得里亚堡、亚尼纳、斯库台五处。土耳其被迫请求列强出面调停。

欧洲各大国,尤其是俄奥纷纷插手,将巴尔干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纳入它们争霸世界的轨道。俄国认为保加利亚占领君士坦丁堡将威胁它在两海峡的利益。奥匈则不能容忍塞尔维亚涉足亚得里亚海,它甚至调重兵于塞边境, 以防俄出兵援塞。

德国巴不得巴尔干激化矛盾,削弱协约国。威廉写道:“为什么我们应该阻止战争的到来呢?难道只是为了让俄国进行战争准备吗?不,趁着俄法英三国现在处于困境时,就让战争爆发吧!”11 月 22 日,德国皇帝威廉、首相贝特曼、参谋长小毛奇(1848—1916)在柏林接见了来访的哈布斯堡王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和总参谋长舍莫阿将军。柏林当局鼓动维也纳切不可在塞尔维亚问题上让步,并明确表示:德国全力帮助奥匈武装进攻塞, 即使是酿成欧战也在所不顾。

11 月 28 日,塞尔维亚军队占领亚得里亚海沿岸的都拉斯。奥匈再次施加压力,要求塞军撤离。没隔几天,12 月 2 日,德国首相贝特曼在帝国国会发表演说,公开宣称:“德国已决定,如果奥地利的利益受到威胁,那么,

我们将忠于我们的同盟义务,坚决站在它一边。同时,我们将为了维护我们自己在欧洲的地位⋯⋯进行决斗”。法国认为贝特曼的演说“是针对三国协约所进行的挑衅”。英国通过政治家格雷对德国大使暗示:“如果发生一场德国和法国参加的欧洲战争,英国也不可能保守中立”。面对英法的强硬警告,德国软了下来。当奥匈仍坚持军事行动时,威廉便以“过于冒险”为理由予以阻止。12 月中旬,欧洲 6 大国大使和交战国在伦敦分别进行谈判。围绕土耳其欧洲领土的边界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13 年 1 月,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在德国支持下,态度强硬,谈判破裂,战事再起。 4 月,

土耳其因战事失利,再次求和。 5 月 30 日,土耳其和巴尔干四国签订《伦敦条约》,从而结束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实际上,巴尔干问题上的各种矛盾仍然潜伏着,战火并没有完全熄灭。

巴尔干同盟在瓜分战果时产生矛盾,1913 年 6 月,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这次战争以保加利亚为一方,以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这一次,德国正面临着再一次扩充军事的棘手问题, 抽不出手来进行军事干预。7 月 5 日,德皇告诫奥皇:在这种时候重复上次巴尔干危机的做法“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加之,土耳其站在反保的一方, 保加利亚战事节节失利。奥地利接受了德皇的劝说,没有直接介入战争。在打败保加利亚之后,1913 年 8 月 10 日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结束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战后,巴尔干诸国原先的反土同盟不复存在了,代之以两个集团: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为一方;保加利亚、土耳其为另一方。在其背后有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在操纵。奥匈帝国在吞并波斯尼亚后,力图兼并塞尔维亚。俄国为了遏制奥匈并夺取土耳其控制的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鼓动巴尔干国家反对奥匈帝国和土耳其。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巴尔干成了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