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党内的矛盾冲突

随着纳粹党加强对中下层民众的宣传,党内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派再度活跃起来。1929 年 7—9 月,纳粹党同民族人民党、钢盔团等结成“民族反对派”。同年 12 月,纳粹党在图林根的邦议会选举中获得 11.3%的选票, 于是同资产阶级政党一起组织联合政府。这些行动遭到施特拉瑟兄弟的反对。格·施特拉瑟在纳粹党会议上告诫希特勒:纳粹党如此同反动派沆瀣一气,同资本家、容克、旧将领和高级官吏密切合作,会招至丧失群众支持的危险。奥·施特拉瑟则惊呼:希特勒已背叛了社会主义!“如此下去,民族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任务⋯⋯是否还能维持?”一部分冲锋队员也认为“阿道夫背叛了我们无产者”。1930 年 4 月,萨克森邦工会宣布罢工,奥·施特拉瑟不顾希特勒的反对,在自己控制的报刊上宣布全力支持。希特勒在得到蒂森等资本家的警告后,于 5 月 21 日赶到柏林,同奥·施特拉瑟展开了长达 7 个多小时的争论。奥·施特拉瑟指责希特勒“为了用合法手段执政同资产阶级右翼政党进行新的合作,企图扼杀社会革命”,要求纳粹党坚持实行工业国有化的方针。希特勒则认为工人需要的只是面包和马戏,根本不懂得什么理想。他指责奥·施特拉瑟实际上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希特勒强调德国只需要进行种族革命,不需要进行政治、经济或社会革命,再次肯定了垄断资本的私有权。在此期间,戈培尔秉承希特勒的旨意,先后在《进攻报》上发表 4 篇文章,指责奥·施特拉瑟“只在书桌旁拼凑革命理论,不考虑现实的

可能性”,是“膨胀的激进主义精神病患者,手持匕首在大街上疾走”,号召“开除所有奥·施特拉瑟的追随者,结束这种路线”。希特勒以国会议员之职和 18 万马克引诱奥·施特拉瑟,要求他放弃自己的主张,同时大力清除

其追随者。奥·施特拉瑟拒绝了希特勒的利诱,1930 年 7 月,联合 26 名北方派领导人发表退党声明,并呼吁“社会主义者离开民社党!”以后,退党者成立了“革命的民族社会主义者战斗同盟”(后简称“黑色阵线”),公开反对纳粹党和后来的第三帝国。1935 年,该组织迁往捷克斯洛伐克境内, 1938 年又转移到美洲继续活动。

纳粹党党内矛盾的另一表现是部分冲锋队组织的反叛活动。由于经济危机期间冲锋队向队员提供食宿,大量失业工人和青年涌入该组织,致使其成员中底层群众的比例比纳粹党高得多。在少数野心家的挑动下,部分不满于希特勒投靠权势集团行为的冲锋队组织向纳粹党领导集团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要求。1930 年 8 月,施滕纳斯任队长的柏林冲锋队提出 7 点要求,呼吁希特勒放弃“合法”路线,以暴力行动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要求提名冲锋队领袖为国会议员候选人,缩小党的大区领袖的权力,并给冲锋队为党的集会维持会场秩序支付报酬。这些要求遭到拒绝后,该队在国会选举中消极怠工,并于 8 月 29 日袭击纳粹党柏林大区指导处,砸坏大部分办公用具。

希特勒亲自赶到柏林,用安抚的手段平息了事态,随后于 9 月 2 日撤换冲锋队全国领袖扎洛蒙,自任冲锋队最高领袖,并规定全体冲锋队员必须宣誓对其个人无条件效忠。1931 年 1 月,希特勒任命罗姆为冲锋队参谋长,隶属于全国最高领袖的领导。罗姆曾任冲锋队首领,20 年代中期希特勒想把该组织建成纳粹党的政治宣传工具和打手别动队,罗姆进行抵制并坚持冲锋队相对独立的准军事组织性质而与希特勒发生冲突,辞职前往玻利维亚。这时,希特勒为了转移冲锋队的政治兴趣,遂重新起用他。罗姆到任后,立即着手再次加强冲锋队的军事性质,模仿德国陆军的组织机构,设立总参谋部、司令部和训练学院,并设地区总队、旅队、区队、旗队、突击大队、突击队、小队和小组,一般都由前军官担任头目。

1931 年 4 月 1 日,施滕纳斯等人再次起事,纠合了勃兰登堡、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和梅克伦堡地区冲锋队的领袖,发动第二次叛乱。不久,德国北部和东部的冲锋队组织也起而呼应。起事者谴责希特勒的“合法”夺权路线, 指责他任人唯亲,要求澄清民族社会主义理论,并宣布废黜希特勒的领袖地位。希特勒一面在《人民观察家报》和《抨击》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抨击施滕纳斯一伙是钻进纳粹党内的“沙龙布尔什维主义和沙龙社会主义的小丑们”,“将一系列严格说来是属于共产党不断煽动所需要的概念引进冲锋队内”;一面调动党卫队平息叛乱。希特勒的行动获得国防军领导层的赞扬。

1932 年期间,格·施特拉瑟同希特勒之间的矛盾也尖锐起来。格·施特拉瑟自 1926 年起担任纳粹党全国宣传领袖,1932 年又兼任全国组织领袖, 成了党内地位仅次于希特勒的第二号人物。纳粹党班贝格会议之后,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直到 1932 年 5 月,他还在国会演说中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对资本主义制度,表示“为了获得他们自己的生存权”,人民要求“同黄金、世界经济、唯物主义这些恶魔断绝关系,同输出统计和银行利率的思想习惯断绝关系,⋯⋯恢复正当劳动的正当报酬。”但是,1929 年底以后纳粹党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对如何处理同旧势力的关系问题也有了新的看法,认为在坚持民族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同保守势力

结盟比举行暴力革命“更为可靠”。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批评了奥·施特拉瑟在 1930 年的行动,表示“社会主义不可能由宣布过激的理论词句加以推进,而是有朝一日通过某一民族社会主义的劳动部长颁布必要的法律来实现”。1932 年 11 月,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得票数下降,格·施特拉瑟认为希特勒的“合法路线”已陷于破产,如果纳粹党进一步向右偏转,广大党员将投奔共产党。因此,他主张纳粹党“应原则上改变路线”,“回到原来革命的民族社会主义路线上来”,“避免下降为一种反犹主义的经济党”。他还认为,使纳粹党免于瓦解的另一途径是立即执政,如不能单独执政,参与组阁亦可。当时希特勒既坚持要自任总理,更拒绝改变纳粹党的既定方针。1932 年 12 月 7 日,两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翌日,格·施特拉瑟辞去党内一切职务,前往意大利“疗养”。纳粹党内以施特拉瑟兄弟为首的反对派就此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