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生产技术的新发展

19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德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它仅用了 40 年的

时间就走完了英国走了 80 年的路程,并且迅速地、彻底地改变了德国的经济结构。

首先是改变了德国的工农业的比例。直至 19 世纪 50 年代,德依然是个农业国,全国 7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真正称得上是工业地区的地方屈指可数,大城市更少,全德 1016 个城镇,不足万人的有 998 个。经过 70—80 年代的发展,到 90 年代,德国最终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1895 年,全国工人及其家属达 3500 万人,占总人口的 67%。

其次是改变了德国的轻重工业的比例。重视重工业是德国工业革命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德国工业生产的重心从消费资料转向生产资料,时间很早, 周期很短。1841—1850 年生产资料的增长为 76%,消费资料的增长为 40%。不过 10 年的光景,轻重工业生产的比重,两大部类的经济结构就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70 年代后,德国的工业生产就是沿着这一趋势迅速发展的。从60 年代末到一次大战前夕,德生产资料增长了 8 倍,消费资料仅增长 3 倍。工业品输出中,生产资料的比重日增:1880 年占 27%,1890 年占 28%,1900 年占 39%。

德国工业发展的特点还在于注重新兴工业,尤其是电力、化学、钢铁工业的发展。

一、电力工业。对德国电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是威尔纳·西门子(1816

—1892)。西门子是普鲁士炮兵军官,精心于电力的研究。1847 年,还在服役时,他就成功地在柏林与波茨坦之间修建了一条电报线。1849 年 6 月,西

门子退伍,同机械师奥尔格·哈尔斯克在柏林创办了一个“电报机械所”。机械所生意兴隆,名声大振,成了欧洲颇有影响的电力企业。1869 年架设了伦敦——普鲁士——俄国——波斯——印度的电报线路。1866 年,西门子在英国人法拉第(1831 年)发明的电磁感应作用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成了一架大功率直流电机。1867 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第一批样机。这样,西门子就首次完成了把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的发明,从而开始了 19 世纪晚期的“强电”技术时代。1879 年,西门子又发明了电动机,在柏林工商博览会上展出一条小型电车轨道,1880 年在巴黎展出这种有轨电车。1881 年 5 月 1 日,柏林第一次通行了电车线路。电动机的发明又实现了一个突破,即把电能再转换为机械能。1882—1885 年,匈牙利工程师代里等 3 人首创变压器。1890 年,德国人米夏埃尔·冯·多里沃一多勃鲁沃尔斯基制成一架三相电流变压器。1891 年,慕尼黑人奥斯卡·冯·米勒在法兰克福世界电气博览会上宣布:他与多里沃合作架设的 179 公里长的输电线,可把 225 千瓦的电

流在 3 万伏的电压下从内卡河畔的劳芬送到法兰克福。远距离送电的成功, 不仅使电力的应用范围大大地扩大,而且使发电站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水流被称为“白色煤炭”),还可把所有的电站连结一起组成电力网,互相补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中部的大型电厂戈尔帕一乔尔纳维茨电厂,用负荷 10 万伏的电缆向柏林供电。

电能的使用,电气工业的兴起,同蒸汽工业的兴起一样,是一场划时代的深刻变革,它揭开了工业化的新纪元。过去是唤出“地下幽灵”——煤炭, 现在则由“天上之火”——电火花来唱主角了。德国大的企业除了西门子的电气工业外,80 年代又出现了埃米尔·拉特瑙创立的通用电气公司。这两个公司成为当时世界的电业巨头。1910 年,德已有 195 家电气公司,资本总额达 12 亿马克。德国电气工业的总产值,1891 年—1913 年增加了 28 倍。

二、化学工业。1871 年,俄国学者门捷列夫首创“元素周期表”,奠定了化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德国利用这些成就,在 19 世纪最后 30 年内发展了化学工业,使之领先于其他国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1803—1873)为此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其著作《有机化学在农业化学上的应用》被视为有机化学的经典著作,他设在吉森大学的示范实验室成了当时各国青年化学家朝圣的地方。李比希因而被誉以“有机化学之父”。他的研究为德国的肥料工业开辟了道路。氯肥、磷肥的生产开始发展起来。从此,化学工业开始从纺织工业的一种附属的辅助的工业,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生产部门。1855 年德国建成第一座过磷酸肥料工厂,19 世纪晚期德国的人造肥料便大批生产了。

1856 年,英国年青的化学家威廉·亨利·珀尔金利用炼焦油首次合成生产了一种苯胺染料。但由于英国当时可从广大的殖民地获得天然的植物染料,对发展人造染料并不热衷。这一成果被德国利用。在伦敦化学学院当教授的德国学者,李比希的学生威廉·霍尔曼 1864 年返回德国,在波恩、柏林从事化学染料的研究,为德的染料工业奠定了基础。德国第一家染料厂弗里德里希—拜耳公司染料厂,90 年代已是举世闻名的企业。1876 年,海因里希·卡洛制造出“真正的红色染料”。两年后,哈·鲍姆发明了酸性猩红染料。而随着焦油染料工业的繁荣兴旺,酸碱和其他无机副产品的生产也得到了推动。19 世纪晚期至一次大战前,德国的焦油染料工业完全取代了天然染料。1877 年,世界合成染料的产量德国占了一半,1913 年占 80%。染料的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大,被纺织、皮革、油漆、皮毛、造纸、印刷等工业广泛使

用。19 世纪对有机化学理论的研究和实验作出杰出贡献的韦勒、杜马、李比希等 13 人中,有 7 个是德国人。德国在世界化学工业中一直独占鳌头。

三、炼钢工业。1811 年,弗里德里希·克虏伯在人口仅有 3000 多人的埃森城建造一个小熔铁炉,发明了一种生产铸钢的新方法。1826 年老克虏伯去世后,长子阿尔弗里特·克虏伯继承父业,逐步把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铸钢厂。1851 年,他在伦敦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一件铸钢炮筒。1859 年,普鲁士政府一次向他订购 300 门野战炮。因此,克虏伯的钢材世界闻名。1862—1863 年,他建立了欧陆上第一家酸性转炉钢厂。随着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铺设铁路,制造蒸汽机车,建造轮船,架设电讯电缆,生产近代武器等, 对钢铁的需要量激增,一种能在 8—10 分钟内把铸铁炼成钢的贝塞麦转炉应运而生。70 年代后德国引进了这一新技术,80 年代又采用托马斯—吉尔克莱斯碱性转炉炼钢法。此后,高炉建筑不断改善,轧钢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合金钢、不锈钢、型钢等开始生产,一个冶金工业体系形成了。德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并把英法两国远远抛在后面。到一次大战前,英、法、德的钢产量分别为 773 万吨、469 万吨、1833 万吨。

在被称作是第二次技术革命的 19 世纪后半叶的钢铁时代,德国脱颖而出,跃居欧陆之冠。凯恩斯在评述德国迅速发展钢铁生产的意义时指出:“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血与铁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与铁之上更真实些。”

在交通运输部门,德意志帝国亦取得重大的进展。德国地处中欧大陆, 不能像英国那样利用大海来解决内陆运输问题,它的河流多为南北流向,也难以形成河网运输。1835 年德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帝国建立后,出现了修建铁路的高潮,到 80 年代,就形成为铁路网,铁路长度在中欧与西欧首屈一指。

1870 年 1.9 万公里,1913 年增至 6.1 万公里。直到 1870 年,全德半数的铁

路都为较大的邦国所有,私营铁路亦受各邦国节制。从 1879 年起,俾斯麦开始分段实行铁路国有化,到一次大战爆发,所有铁路都合并为“德国国有铁路”。铁路网的形成,把沿海与内陆,原料产地与工业中心,城市与乡村都沟通起来了,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国内统一市场,刺激了钢铁工业、机械业、冶炼业的高速发展,从而全面推进了 19 世纪晚期德国工业的发展。

1845 年,在杜伊斯堡制造的第一艘德国轮船“希望”号下水,沿莱茵河而下驶往南美洲。1879 年,杜伊斯堡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内河港口,为鲁尔地区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海运方面,80 年代起,汉堡、不来梅两个港口扩建,不断开拓海外新航线,1880 年汉堡的轮船总吨位为 9.9

万吨,不来梅为 5.9 万吨。20 年后,两个港口的轮船吨位已分别增至 74.6

万吨和 37.5 万吨,由这两个城市外航的航线分别为 12 条和 4 条。德国轮船行驶于世界各地,成为自从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90 年代,德国开始大规模发展造船业,使船队总吨位猛增。1870 年不到百万吨,1900 年近 200 万吨,1910 年已达 300 万吨。航运业,尤其是远洋运输业的发展,为德国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起飞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工业革命的完成,旧工业部门的改造,新工业部门的成长,德意志帝国已在新技术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便以其飞速发展的态势跻身于欧洲工业强国的行列。1850—1900 年,国民生产净产值从 105 亿马克增至 365 亿马克。工业生产的绝对值增加了近 6 倍。德

国已成为欧洲头号的工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