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化专制主义文化统制

纳粹党执政后,立即利用所掌握的国家权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1933 年 3 月 13 日,政府新设“人民教育和宣传部”,由纳粹党全国宣

传领袖戈培尔任部长。1934 年 5 月 1 日,又增设“科学、教育和国民教育部”, 由纳粹党徒鲁斯特任部长。全国报刊每天刊登的主要内容,都由人民教育和宣传部决定。

1933 年 9 月 22 日,在纳粹政府控制下,德国成立了半官方的文化控制机构“德国文化总会”,由戈培尔任会长。总会下辖文学、音乐、电影、戏剧、广播、美术、新闻 7 个协会。当时规定,只有具有雅利安血统并在政治上同国家保持一致的人才能参加这些协会,只有会员才能从事文化工作。德国文化总会是纳粹政权控制文化领域的得力工具。

除了政府系统外,纳粹党的“全国宣传指导处”和新闻办公室,罗森贝格领导的“纳粹党世界观学习教育监察局”和“德意志文化战斗联盟”,也参与文化统制事宜。

纳粹政权将文化划分为“德意志文化”和“非德意志文化”两类。1933 年 5 月,当夏季学期开学时,“希特勒青年团”和大学生组织在许多大学举行了焚书活动,凡被认为是“非德意志精神”的书籍均抛入熊熊烈火之中。被焚毁的不仅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卢森堡、李卜克内西、倍倍尔、梅林的著作,还有德国著名作家和科学家如海涅、托马斯·曼与亨利希·曼兄弟、爱因斯坦等人的书籍,以及外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杰克·伦敦等人的著作。戈培尔在焚书之际宣称:“德国人民的灵魂可以再度表现出来。在这火光下,不仅一个旧时代结束了;这火光还照亮了新时代。”在清除“非德意志文化”和“文化布尔什维主义”的口号下,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被斥之为“犹太物理学”。鲍豪斯派建筑、表现主义和抽象派绘画、爵士乐和无调性音乐、“马路文学”都被指责为“蜕化艺术”而遭禁止。一批为纳粹分子所反感的学者,如爱因斯坦、托马斯·曼等,被迫流亡国外。所谓的“德意志物理学”、“德意志化学”、“本族数学”等得到大力推崇。种族学、政治教育学、军事科学等可以直接为纳粹主义作注释的学科得到较快发展。生物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的内容被改写,为此成立了“新德国历史研究所”、“犹太人问题研究所”和党卫队“遗传研究所”。在文学中强调“血统与乡土”、民族与战斗;绘画题材必须取自“人民”,如“德意志工人”、“德意志农民”、“德意志士兵”、“德意志家庭”;雕塑要高大雄伟,象征国家是不可抗拒的力量。

纳粹政权对内宣传的重点,基本上遵循了纳粹主义的理论,为扩军备战政策服务。纳粹分子把种族理论当作法西斯统治及其意识形态的依据,鼓吹种族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攻击凡尔赛和约使德国人民成为“缺乏生存空间的人民”,并号召人民“不要把自己束缚在狭隘的小天地里,应该把思想转向辽阔宽广的空间,转向各大洲和海洋,跟着领袖向这条大道迈进!”报刊、电台、文学、艺术大力散布军国主义精神和当兵至高无上的思想,推崇暴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纳粹政权还标榜自己是“西方文明的堡垒”,有义务保护欧洲其它国家免受“布尔什维主义威胁”。众多的“东方”研究所不仅出版大量书籍和杂志为“东进”政策制造“科学” 根据,还为未来的侵略战争和占领政策提供各种方案。魏玛时期曾相当繁荣与兴盛的德国现代文化,被纳粹政权引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