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帝国覆亡协约国阵营扩大

凡尔登战役以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厮杀仍激烈地进行,双方都想“彻底

击溃”对手,从大战的困境中解脱。但战争却使各交战国越发陷入泥脚之境。德国的景况尤甚。

1916 年 6 月开始的索姆河战役,德军投入 95 个师,仗打了 5 个月,飞

机也开始用于实战,结果却损兵 67 万,毫无所获。鲁登道夫哀叹:“军队已经战斗到停顿不前,现在完全筋疲力尽了。”

1916 年 5 月底进行的大战以来首次海上决战——日德兰海战,德军出动

各种战舰 160 艘,结果损失 1 艘战列舰、1 艘巡洋舰、4 艘轻巡洋舰和 5 艘驱

逐舰(实际吨位 6 万多吨),伤亡 3000 多人,德国仍未打破海上被动局面, 制海权依然为英国所控制。

1917 年初,法国发起“尼韦尔的进攻”。此时西线的德国军事实力已大

大小于对方了。协约国在此处的总兵力有 400 万人,大炮 1.1 万门,飞机 1000

架,坦克 200 辆。德军仅有兵力 250 万人,大炮 2000 多门,飞机 600 多架。德军只得退守“兴登堡防线”,依靠密布的坚固的地面工事抵御敌人的进攻, 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此外,在 1917 年 6 月的伊普尔战役,8 月的里加战役,还有空战、潜艇战、毒气战、坦克战等,德军虽时有获胜,但终因兵力分散、战线太长、后方不稳、物质奇缺而难有进展。

为扭转困局,柏林当局发动了一场和平攻势,谋求单独乃至全面媾和。早在 1915 年,德国就通过丹麦向俄国作和谈试探。接着,又通过俄国皇

宫的一女侍官向沙皇接连递信。1916 年 7 月起,德俄双方在瑞典首都频繁进行非官方的外交和谈。德国试图与俄国单独媾和,以分化协约国集团,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只是因俄国受制于英法俄三国协约,以及国内主战派的激烈反对,德俄单独媾和未获成功。1916 年下半年,随着各交战国的政治、经济危机的加剧和阶级、民族矛盾的激化,人民和平呼声日高,统治集团中的主和派也积极活动。德国抢先提出和谈,以缓和国内外矛盾。

12 月 12 日,德国政府以自己及其同盟国的名义向协约国发出照会,建议和谈。但没有提出具体条件,只是泛谈“和平与和解”。贝特曼踌躇满志地以为协约国的答复“将不会是拒绝”。然而他对形势的估计又错了。在协约国阵营中,主和派的力量尚不足以左右政府的政策。法国的白里安政府视德国的和谈为“陷阱”,英国刚上台的劳合·乔治则是带着一个争取全面胜利的方案执掌政权的,俄国不敢单独行动。12 月 30 日,协约国集团以“赎

罪、赔款和保证”的前提条件回答了德国的和谈建议。

在德国国内,关于媾和的条件,社会民主党等一些政治派别主张立即实行“不割地和不赔款”的谅解媾和;军人集团则谋求德国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地位的胜利媾和。两种媾和方式的较量中,后者明显占了上风。泛德意志协会、东疆协会、海军协会、国防协会、6 大工农业经济团体以及各种绅士贵族团体等沙文主义组织发表联合请愿书,竭力反对“放弃战争目标的媾和”,强调“唯独有赔款的、能扩大势力和领土的媾和,才能永远确保我国人民的民族生存、世界地位及其经济发展的自由”。

主战派的压力和协约国的强硬态度,使贝特曼政府的和平攻势遂告破产。德国要挽回败局,实现“胜利之后重建”,就只有再回到战场上了。根据海军上将蒂尔匹茨“用强有力的尽可能残酷的潜艇战”去剥夺“英国岛国的便利形势”的建议, 1917 年 1 月 9 日,德皇召开御前会议作出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2 月 4 日柏林当局发表声明,宣布下列各区为航行危险区:整个英吉利海峡、北海(荷兰和挪威沿岸除外)、爱尔兰以西 400 海里以内的大西洋水域、整个地中海(西班牙东南两面小片水域和希腊近海狭窄走廊除外)。

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初期确见成效,1 至 4 月共击沉协约国和中立国船舶 1000 多艘、200 多万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潜艇共击沉敌国船舶 6000

艘、1500 万吨)。同时,它也招来了美国的参战。从 2 月至 4 月,有 10 艘美国船只被德国潜艇击沉,当时,德正拉拢墨西哥、日本结成反美联盟。因此当 3 月 18 日 3 艘美国商船被击沉、大批美国人丧生的事件发生后,美国便大造舆论,在国内掀起反德浪潮。4 月 2 日,美国提前举行国会,参众两院分别于 4 日和 6 日通过对德宣战的决议案,拨款 70 亿美元以应军需。

美国参战,直接影响了巴西、加拿大、暹罗、澳大利亚等中立国的态度。1917 年共有 23 个国家投入协约国行列。5 月,美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先后动

员了 275 万人加入正规军,将 200 万兵力陆续派往前线。与此同时,美国完全中止了对同盟国的军火供应。面临危局,德国军部认为这状况均系贝特曼无能所造成的。7 月中,威廉二世批准了贝特曼辞职,普鲁士副财政大臣兼粮食特派员格奥尔格·米哈埃利斯接任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