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纳入战争轨道

纳粹政府把经济纳入战争轨道的工作大致分二个阶段,1933—1936 年是为准备战争而全面改组德国经济的阶段,1936—1939 年是为直接进行战争而强制发展战争经济的阶段。

为了筹措更多的经费发展军事经济,1935 年德国开始使用由沙赫特设计的“梅福票”。该票的全称是“冶金研究股份公司(缩写 Mefo)期票”,由发行公司支付给军火承包商和军火生产商,最后由国家银行保证到时贴现。从 1935 年至 1939 年 9 月,全国共发行“梅福票”约 120 亿马克,占同期军费开支的 1/5。在一般情况下,梅福票在 5 年后开始贴现,这样就能暂时缓解战前预算支出的负担。与此同时,国家还发行其它长期或短期公债。1933 年国家负内债 129 亿马克,1938 年上升到 315 亿马克。

政府还用控制民众消费和干预投资的办法来推动军事经济的发展。经济危机期间,魏玛政府为了推行通货紧缩政策,大量开征新税,纳粹政权不仅沿袭了高额税收政策,还进一步提高税额。结果,全国税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 1932 年的 25.4%提高到 1938 年的 29.5%。这样,尽管由于实现充分就业和延长劳动时间,全国工资总额大幅度上升,从 1933 年的 136 亿马克

上升到 1939 年的 294 亿马克,但通过税收调节,一部分工资收入退出了消费市场。为了迫使企业将盈利用于再投资,政府规定利润的分配限制在 6%以下。1934 年以后,为了限制私人资本投入政府不希望扩大的领域,规定组建重要工业企业和扩大原企业均需获得国家批准,同时还通过管制原料分配和劳动力加以干预。结果,全国的工业投资从 1933 年的 55.7 亿马克增至 1939 年的 443.2 亿马克,其中投入生产资料部门的比例从 53.5%上升到 81.1%, 消费品生产尽管未作大幅度削减,但发展速度远远低于重工业。

1935 年 5 月 21 日,纳粹政府颁布《国家防御法》,其中规定设立“军事经济全权总办”一职,由沙赫特担任。军事经济全权总办受命主管除军事工业以外的经济事务,负责和平时期的备战工作和战争时期动员“一切经济力量为战争服务”。

由于 1934 年和 1935 年农业歉收,政府被迫耗费大量外汇进口粮食。1936 年,其军事工业又严重缺乏原料,影响了战备工作的顺利进行。希特勒为了解脱困境,于 1936 年 4 月指示戈林组建班子,着手研究改善原料和外贸状况

的办法。同年 8 月,他向戈林提出备忘录,要求其班子制订新的计划,保证

“德国军队必须在四年内做好战争准备,德国经济必须在四年内做到能够应付战争”。戈林属下以弗立茨·勒布为首的研究班子根据希特勒的指令制订了第一个“四年计划”。9 月,纳粹党在纽伦堡全国党代会上宣布了该计划, 为了隐瞒了其真实意图,会上只宣称“在四年之内,德国必须摆脱对所有外国原料的依赖,这些能由德国的才能、我们的化学和机器工业以及我们的矿山来提供。”计划的重点是发展军工生产,改组经济结构,争取达到经济“自给自足”。戈林受命担任“四年计划全权总办”,他有权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协调各机构的工作,统一管理全国的经济资源。“四年计划中央办公室” 下辖天然原料和合成原料生产和分配办公室、农业生产办公室、劳工办公室、价格管理办公室和外贸办公室等。在实际运行中,“四年计划全权总办”和“军事经济全权总办”常为争夺经济控制权而发生争执,由于戈林在纳粹党内身居高位,在争夺中日占上风,至 1939 年 12 月,“军事经济全权总办” 仅有权插手有关经济部和国家银行的事务,全权总办办公室也被撤销。

为了达到所谓的“自给自足”,纳粹政府重点着手解决矿产品和战略物资短缺的难题,利用掌握的财政权力,拨出巨额款项,开采和提炼贫矿,生产合成原料,挖掘国内潜力。

1937 年 7 月建立的“赫尔曼·戈林国家工厂”既是纳粹党党棍成为新财阀的典型,也是纳粹政权组织“自给自足”经济的代表性产物。该企业公司原是为了开采萨尔茨吉特的贫铁矿而建立的,70%的股票由政府收买,其余由资本家认购。在德国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它的实力急剧膨胀,下辖企业划分为 3 个康采恩,即冶金业康采恩、军火业康采恩、机器制造业及内河航运

业康采恩,原本部机构改为中央控股公司。到 1942 年,它在德国本土和占领区共拥有 177 家工厂,69 个采矿和冶金企业,156 个贸易公司,46 个运输企业,15 个建筑企业和几十个其它企业。经营着煤铁矿、冶炼工场、武器和广播器材厂、化学工厂、轮船运输公司、饲料批发商店和不动产公司。总资本额从 1938 年的 4 亿马克增至 1943 年的 60 亿马克。

对外贸易也被纳入战备的轨道。1934 年 9 月,纳粹政府发布所谓的“新计划”,规定对全部进出口贸易实行监督与控制。在纳粹当局的严密控制下, 对外贸易的重要变化之一是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不断上升,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和农产品的份额不断下降, 战略物资的份额上升。变化之二是外贸对象改变,同德国邻近的北欧和东南欧国家所占的比重愈益增大,到二次大战全面爆发时,德国已经完全统治了东南欧国家的市场。由于外汇储备有限,为了扩大外贸额,纳粹政权从 30 年代中期起大力推行被英语国家指责为“沙赫特主义”的双边结算协议,绕过外汇市场同别国开展贸易活动。借助该手段,德国向东南欧各小国大肆购货,而且一再要求以新的交货作为对积累债务进行部分结算的前提,使自己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供应者和主顾,也使这些债权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逐渐依附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