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挖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智力又称智能,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诸多方面;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动机、情感、意志、习惯和性格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于小学自然教学之中,两者缺一不可。

  1. 发展智力,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突破口。观察是学生认识自然的开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有效途径,也为发展学生的其他各种能力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自然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明确观察目的,认真观察自然现象,做好观察记录,加强观察训练等方面多下功夫。例如:教学第四册《水》时,要学生观察水,首先必须借助视觉感知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一定形状、易于流动的液体。然后再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指沾一点在嘴里尝一尝, 知道水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东西。只有通过多种感官对水进行观察,才能归纳出:“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水的性质。

  2.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自然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而且还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如在教学第二册《浮和沉》时,老师提问:“看谁能把沉下去的橡皮泥浮到水面上来?”一句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顿时变得十分活跃。有个学生把橡皮泥捏成了薄片放在水面上,结果沉了下去。他从水里捞出薄片, 把薄片的边缘往上卷着捏,边捏边说:“我捏成了小盒子,看你还沉不沉!” 他把捏成小盒子状的橡皮泥放在水里上,橡皮泥没有沉下去。这时他又手舞足蹈地说:“我成功了!我成功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正确的激励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体验成功的愉快情感。

由此可知,在自然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和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