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会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自然现象,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因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感知活动,是知觉的能动的高级状态,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开始。感知敏锐、观察细致,是增强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在自然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教会观察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细致深入地观察。在教《植物的花》一课时, 教材要求学生掌握花的基本构造。学生通过对花的直接观察,会说出花的名称、香味、颜色,花瓣的多少,甚至花开放时的姿态,但对花的结构特征却很少涉及。我就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进行层层深入地对花进行观察。在观察中让学生了解花瓣是由什么托住的,花瓣的里面有什么,花蕊是否都相同,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花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等。按照这个观察程序,不仅要求学生看,还要求学生想,调动了他们大脑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观察中掌握了花是由萼片、花瓣、雌蕊、雄蕊四个部分组成的, 这就是完全花的构造。在《蚂蚁》、《果实》、《植物的茎》等课的教学中, 我都从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观察入手,使被观察的事物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在课外培养学生勤观察的习惯,经常布置一些观察作业,写观察日记等。这样,不但观察效果能显著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久、敏锐的观察力。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在日常大量司空见惯的复杂现象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积累知识经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好奇——观察——发现(提出)问题”的连锁反应能力,是可贵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反映,要给予特别的鼓励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