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农村职业中学专业课的教学除了遵循一般学科的教学原则外,还必须符合农村职业教育教学的特殊规律,那就是离不开农村的需要和特点,离不开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否则,农民就不会欢迎,也不会支持,农村职业中学就办不下去。具体点说,符合农民的愿望也就是要求学生学农民之所需,学农民之所急。这样,各地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赖教材,而应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围绕当地的经济建设,科学合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有主次、有轻重地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减。增加一些实用性强,与当地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的内容;删除那些在当地不够实用、或是与其经济开发没有联系的内容。这样,专业教学才能真正扣紧农字,为农服务。

当然,增减也是有原则的。首先是要符合大纲要求,做到用教材,但不唯教材,依托教材,但不死守教材。教材上的东西是教学的主体,掌握教材的好坏是衡量教学成败的基本标准。教材上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普遍原理,是必须掌握的,不能删除。但教材因为是全国性通用的,它必然考虑其全局性和共用性,内容所及也就极为广泛、全面。因而,各地采用时完全可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离和取舍,以突出其教学过程中的轻重层次。其次是要根据各地经济条件,切记当地群众需求,充分考虑各地地理条件、气候差异,选择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内容重点专修。比如种植专业可以选江西的萱麻,云南的烟草。对林果专业,南方可重点学柑桔,北方重点学苹果。水产专业则可以掌握基本养殖理论的前提下,沿海多学些海水养殖, 内地多学些池塘淡水繁殖的特种水产知识,做到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再次

是围绕当地政策,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有关部署和决策,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统一指针,我们专业课的教学必须与之相适应。尤其是一些重大的农业科研项目和开发工程,一旦形成政策、决议,公诸社会,它必然形成强大的“政策效应”,推动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如果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时,能开放思想,放眼社会,及时了解政策,准确捕捉信息,因时而变,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政策提倡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就无疑能在政策的鼎力支持下形成“大课堂”、“大专业”、“大教学”的现代职业教育框架,会使专业教学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比如现在各地风行搞“三高农业”,“三产开发”,“绿色工程”,“立体经营”,“反季节蔬菜”,“庭院经济”等都是政策性很强的农业项目。如果我们专业课教学,能审时度势,看准政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设一些“三高培训”,“三产开发技术指导”,“水陆空三位一体开始短训”等热门火爆内容。把农民所急需的技术,农村所紧缺的人才送出去。这不仅能受到农民的欢迎,也会得到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