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观察实验,培养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只有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才能使学生获得更清晰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具体地说,观察和实验对自然教学的作用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帮助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因为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实践经验不足,所以对抽象的自然科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他们有好奇、爱动、好学的心理特点,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加强观察和实验,就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自然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如教学第五册《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演示一个实验:把一团纸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入水底。问学生: “纸团会不会湿?”学生脱口而出:“会湿!”这时,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十分惊奇地发现:纸团并没有湿。老师紧接着提问: “杯中的纸为什么不会湿?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一句话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向了高潮,他们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再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实验, 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很快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观察和实验的功能,会使学生学得牢、学得活、理解得透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缺乏手脑并用的能力,就很难学好自然科学。培养学生的能力,要结合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如在教学第五册《大气压力》时,充分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拿一只玻璃杯装满水, 将一块纸板盖住杯口,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接着问学生:如果我松开手,纸板会不会掉下来?杯里的水会不会流出来?然后松开手后让学生观察,这样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紧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纸板不会掉下来,杯里的水不会流出来呢?通过指导讨论,学生不难归纳概括出:“大气有压力。” 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当好“参谋”而不是当“裁判”, 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所谓的“异常”现象,一般不作“对”与“不对”的简单回答,而是结合实验的基本要求来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充分观察,积极描述,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会自己获取知识,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通过自然教学,为他们今后继续学习新知识,研究、解决新问题,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