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学习新知,是上好自然课的关

小学自然教学常规指出:“自然课要提倡‘探究——研讨’的方法,一

般操作过程在前,获得结论在后。”即注重指导学生的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观察实验中,思考质疑,自行获取知识。我认为要达到此目的应分三步走:

  1. 准备有结构的材料,诱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材料是学生探究和发现的源泉。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材料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陌生的材料,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摸一摸、试一试、探索一下的愿望。想想它到底能做什么,意想不到的现象,能使学生提出问题,更深地卷入思考和产生感情。因此,教师要在深钻教材和参考书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儿童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置材料,诱发探索的欲望,朝着所期待的目标前进,这是成功运用“探究—

—研讨”教学法进行自然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教学《声音》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瓶子、铃铛、双响筒、盛水的玻璃杯、口琴、长、短铁管等有结构的材料,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1. 质疑问难,创设自由探究的情境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设计疑难的目的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便于突出重出重点,克服难点,疑难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明确的内容,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设学生自由探究的情境,诱发学生去拨弄所设置的材料。如教学《声音》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回忆醒来到现在听到的声音,紧接着提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疑问,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激起学生探索声音不同秘密的强烈愿望。于是学生们有的用铅笔敲长铁管、有的敲短铁管、有的用文具盒箍上皮筋拨动、有的吹口琴、有的往瓶子里倒水⋯⋯学生陶醉在拨、弹、吹、倒自由探究的情境中。使他们在自由探究中,享受着发现的快乐。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各自的思想水平上,形成了“声音有强弱(音量大小)、高低(声调高低) 不同”、“有悦耳和嘈杂之分”的概念,从而解除了疑难。

  1. 组织集体讨论,归纳综合科学结论

    “探究”是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而研讨则是学生对事物的理性

认识阶段。教师必须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集体讨论,将学生的思维化成语言,把每个人的发现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推动学习者沿着概念箭头前进,使学生在研讨中,感到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探索,这是运用“探究——研讨”教学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有的同学认为“导体就是导电的物体,绝缘体就是不能导电的物体。” 针对这些认识,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启发学生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结合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实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绝缘体只是不容易导电,并不是说绝对不能导电。如干木头是绝缘体, 如果潮湿了,便能导电;空气是绝缘体,但在电压很高时(如放电时)可能被电击穿,使电从空气中流过。因此我们来用“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 来描述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经过大家讨论,领悟到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