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好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儿童遇事好动,让他们人人动手动脑,亲自操作做实验,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教学《浮和沉》一课时,为了让
学生理解沉和浮的规律,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把木块、砖头、石块、乒乓球等物体放入水中,看能发生什么现象。结果发现砖头、石块等物体都沉了下去, 而木块、乒乓球等总浮在水面上。接着再引导学生用手去按乒乓球和木块, 看有什么感觉,学生感到水有一种把物体向上托起的力,这便是水的浮力。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直接感知,使学生认识了浮和沉的规律。
在引导学生做实验时,我采用的教学步骤是: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得出结论、利用结论深入研究。例如我在教《摩擦起电》一课时,首先将课前准备好的吹塑纸轻松地往黑板上一按,问道:“老师松开手吹塑纸会不会掉下来?”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会!”这时我将手松开,吹塑纸却被黑板牢牢地吸引住了。同学们看到这奇迹般现象,都惊呆了,都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接着,我让学生想一想:塑料尺能不能将碎纸片吸住?怎样才能吸住呢?学生在教师一步一步的提问下,带着问题积极仔细地观察书中图是怎样做的,这时有几个学生大声说:“用布擦一擦!”我就及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让学生动手实验,同时利用书中图示的方法进行启发,使学生逐步知道为什么要摩擦,怎样摩擦,摩擦到什么程度才能吸住碎纸片。然后,我又借助自然基础训练上的阅读课文来帮助学生理解,使他们真正明白:要让物体带电,必须使物体互相摩擦,物体带了电才能吸引轻小东西的道理,并给予一定的时间讨论和练习。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我又进一步提出了新的目标:“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同的物体摩擦后带电, 也能吸引小的东西?”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再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最后为了巩固和应用学过的知识,又让学生动手做了“会飞的鱼”、“魔球表演”两个小游戏结束了全课。整堂课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生情绪高涨, 研究气氛浓厚,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