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变教法,变“授”为“导”

在对学生进行自然课的素质教育时,不仅要加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且要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教材的灌输,轻视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而“导”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导致学生思维水平发展的最佳途径,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溶解现象》一课,提出三个探究问题:〈1〉把物质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2〉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吗?〈3〉给你一些容易溶解的物质,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溶解得快?为配合这几个探究问题,设计了几个观察和实验内容:〈1〉观察糖

放进水里的情况;〈2〉试一下面粉、盐、味精、酒精、油、砂粒,哪些可以溶于水?〈3〉通过对比颗粒大小、水的冷热、搅拌与不搅拌等溶解实验,归纳出溶解快慢的条件。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既培养了能力又获得了知识,关键还在于让他们学到了科学结论和探索自然的科学程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