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台湾,稳步发展

进入 60 年代之后,台湾当局在军事反攻无望的情形下,开始提出“建设台湾,反共复国”的口号,同时将施政重点集中于建设台湾、经营台湾,以

① 《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重要决议案汇编》(下),台湾 1978 年版。

长期维持国民党在台统治。

在经济上,进入 60 年代之后,台湾当局面临着新的问题:美援停止;内部市场饱和;代替进口工业受阻;失业严重;贸易出现逆差,财政出现赤字。面对这种形势,台湾当局在 50 年代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采取了比较正确的经济发展策略:即从发展内向型经济为主转向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大力发展劳力密集的出口加工工业,拓展对外贸易,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台湾当局采取了下述措施:

实行财经改革,搞局部自由化,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从 1958—1961 年,台湾当局展开一系列经济改革:检讨过去的进口管制办法,以实现进出口自由化;从税收、外汇以及金融方面给予私营企业以优待;改革税制与征税办法,促进资本积累;通过外汇和贸易制度的改革,实行单一汇率和贸易自由化;增加鼓励出口的有关措施,改善出口商的外汇取得条件,扩大与外国投资商的投资合同等。上述措施的实施,对台湾制造工业从事出口生产十分有利,促使更多的制造业厂家转向发展出口加工业。

改善投资环境,开办加工出口区,开始大量引进外资。1965 年 1 月,台湾颁布《加工出口区设置管制条例》。根据《条例》规定:划出一定地区, 供外资企业投资设厂,并提供各种方便和优惠政策,以便更好地引进外资, 扩张出口,把经济导向国际市场。1965 年 3 月,台湾当局首先在高雄设置加工出口区,其后又在楠梓和台中设立了加工出口区。

实行外贸与内资一并鼓励,区内(指加工出口区)与区外(指工业区) 齐头并进,引进与自筹双管齐下的多形式筹集资金和发展生产的政策。

实行计划经济,推展第三、四、五期 4 年计划。1953 年,台湾当局制订了第一期 4 年经建计划,其目标在于扩大工农业生产能力,对内要求稳定经

济,对外要求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当此目标实现之后,台湾当局于 1957 年推

展第二期 4 年计划,其目的在于继续开发资源,增加农业生产,加速工矿产业的发展,扩大出口,平衡国际收入。这个目标实现后,为配合外向型经济策略,又连续实施了第三、四、五期 4 年计划。三期 4 年计划的目标是:改善投资环境,开拓国际市场,将经济导向新的结构;促进经济现代化与维持经济稳定;提高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增加外贸收入。

上述措施的实施,使台湾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经济结构上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1952 年时台湾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35.9%,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到 1973 年时,农业总产值由 35.9%下降到 11%。第二,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台湾对外贸易总额占国民生产总额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23.2%上升为 1972 年的 71.68%。第三,重工业得到发展,纺织电子电器工业发展尤为突出。总之,60 年代至 70 年代初, 是台湾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据台湾资料显示:此一时期台湾经济的综合年增产率为 10.37%。农业年增长率为 4.99%,工业年增长率高达 19.6%。10 年中有 5 年工业增长率超过 20%。台湾经济年增长率以两位数字的高速增长, 持续之长不仅在亚洲地区少有,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在政治方面,台湾当局一方面继续推行“反共复国”战略,一方面蒋介石完成了传子部署。

1960 年 9 月 28 日,台湾国民党当局在台北召开八届三中全会。会议通

过了《反共建国纲领》等决议。翌年 4 月,为适应“反共复国”需要,台湾当局又邀约海内外反共人士分批举行会谈,以阳明山为会址。会谈的主要内

容如主持会谈的国民党副总裁、“副总统”陈诚所说:“(一)商讨反共复国大计,积极解救大陆同胞;(二)加速复兴基地的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生活,充实反共力量;(三)加强海内外的团结,一致为复国建国而努力;(四)交换对政府应兴革的意见,造成更多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①

阳明山会谈是在国民党偏安台湾后从混乱走向稳定情况下召开的。它的召开为台湾当局鼓吹“反攻大陆”与建立“反共复国”基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963 年 11 月 12 日至 22 日,台湾国民党当局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大会主要研讨了“掌握反共复国机势”的方略,筹组“中华民国反共建国联盟”, 以集结海内外的反共势力。

与“反共复国”战略推展的同时,蒋介石也完成了传子部署。首先蒋介石采取修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动员戡乱时期”“总统”、“副总统”得连选连任,不受宪法连任一次之限制。这样一改,蒋就可做终身“总统”,以完成传位于子。接着,清除反对派,凡不利于蒋经国接班的人士均在被清除之列。于是台湾省政府主席吴国桢与“陆军总司令”孙立人, 因与蒋经国闹矛盾,先后被蒋介石清除。亲美失意政客、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雷震等人,因反对蒋介石连任“总统”,抨击国民党独裁和企图另组新党, 被蒋介石以“涉嫌叛乱”为由于 1960 年 9 月 4 日下令逮捕监禁。然后国民党

“副总裁”、“副总统”、“行政院长”陈诚又于 1965 年因肝癌不治病逝, 蒋经国接班的最后一个阻力终于自动消除。选择过渡人物。陈诚病逝后,蒋经国接班格局已定,但马上继任“副总统”,威望尚嫌不够。于是 1966 年 2

月 19 日在台北召开了一届四次“国民大会”,选举严家淦出任“副总统”, 作为蒋经国接班的过渡人物。蒋介石之所以提名严家淦作为自己的副手,是因为严有两大长处:严没有自己的班底,不擅拉帮结派;没有权力欲,为人颇圆融通达。正是由于这两点,使严不可能造成对蒋经国接班的威胁。严当了“副总统”之后,立即将“行政院”副院长一职交与蒋经国。后来,严又辞掉“行政院长”一职,使蒋经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党政军核心人物,成为蒋介石的准接班人。

在对外关系方面,台湾当局在进入 60 年代之后仍谋求同美国等国保持盟友关系,以维持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台之间不仅结束了“密月”时期,而且在许多问题上双方都有不同的看法。1965 年 2 月, 远东事务副国务卿格林宣称:希望美国与中国大陆之间扩展关系。翌年 4 月, 国务卿腊斯克公开宣称愿同中国大陆扩大非官方交往。同年大陆发生“文化大革命”,台湾当局认为可乘机“反攻大陆”,并要求美国予以支持。但美国方面却以《中国神化》为题发表评论,表示了与台湾当局相反的意见。1969 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后,审时度势,在对华政策上改弦更张,明确宣布与中国大陆建立双边关系,以缓和东南亚地区的紧张形势。美国对台政策的改变, 给台湾当局的对外关系投下了新的阴影,最终导致了 70 年代初期台湾“外交”战线的大溃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