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抗日战争(上)

一、全国抗战爆发与正面战场失利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华北事变后,日本一面继续加紧策动华北 5 省“自治”,以实现华北政权的“特殊化”;一面加紧扩军备战,准备对中国发动新的军事进攻。日本连续制定 1935 年、1936 年、1937 年“对华作战计划”,规定了在华北、华中、华南作战的兵力部署及要占领的城市和地区,总的要求是:“必须以最小之兵力达到作战目的”,占领华北、华中及华南之要地。“七七事变”后, 日本侵略军基本上即是按照这几个“对华作战计划”向前推进的。

1936 年 2 月 26 日,日本皇道派法西斯军人发动叛乱,企图以武力手段改造内阁,建立军部独裁政权。叛乱虽然被镇压下去,但日本政府却依照叛乱者的意愿,更迅速地走向军部专政和全面侵华的道路。“二二六事件”后组成的广田弘毅内阁在军部的压力下,恢复了废止 20 多年的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即陆、海军大臣须由现役将官充任),从而使军部对政府的干预和控制进一步加强。4 月,日本做出加强在华驻军的决定,中国驻屯军(即华北驻屯军)改由天皇直接委任,兵力增强三倍,并把 1 年交替制改为永驻制。9 月,日军侵占丰台,进一步形成了包围北平的态势。此后,日军在平津一带频繁演习,且规模越来越大。到 1937 年春,日军增至 2 万余人。6 月,日军在宛平城北的演习,三五天举行一次,由虚弹改为实弹,由白天改为夜间。同月,近卫文麿在军部支持下组阁。日参谋本部派员至天津、张家口、包头、大同、太原、石家庄、济南、青岛、上海等地察看地形。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气焰,中国民众和军队的民族义愤空前炽烈。许多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到驻军进行宣传,鼓动抗日。1936 年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日军举行以北平为假想目标的万人“秋季大演习”时,中国驻军 29 军也进行了大规模演习。对日军的挑衅,中国驻军进行了回击。日军剑拔弩张,中国军队也决心抵抗,一场新的侵略和反侵略的民族大冲突,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芦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 13 公里处,是永定河上的一座公路桥。桥东为宛平城,北面有平汉铁路跨河而过。事变前,芦沟桥已是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门户。驻守芦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军队为第 29 军 37 师 110 旅的部队。7 月 7 日晚,日军一部在芦沟桥回龙庙附近进行演习,10 时 40 分演习将结束时, 扬言听到了几声枪响,1 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搜查。20 分钟后,失踪士兵归队,但日军仍坚持进城调查。当双方派出的代表进行交涉之时,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射击,继而炮轰芦沟桥,向中国守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旅长何基沣赴前线指挥作战,29 军司令部也对前线官兵发出坚决抵抗的命令。全国性的抗战正式爆发。

事变的第二天,7 月 8 日,中共中央发出抗战通电,号召全国“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全国各界、各爱国党派和团体、海外华侨、国民党的一些省市党部,纷纷通电、集会,要求政府实行抗战。北平成立了各界抗敌后援会,组织战地服务团,积极支援 29 军抗战。南京政

府军事委员会电令全国备战,并令第 26 路军等部 4 个师又 1 个旅,向保定、

石家庄等地集结。但南京政府仍抱着和平解决的希望,力图把事变继续当作地方局部事件通过谈判加以解决。7 月 12 日,南京政府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中国方面处理事变的立场是:除由驻军“守土自卫奋勇抵抗”外,“一面由外交部向日本使馆提出严重抗议,要求立即制止日军之军事行动”;“一面由地方当局,与日军代表折冲,期事件之早日和平解决。”7 月 17 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他意识到芦沟桥事件有可能扩大为中日全面战争,但表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事变前途“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中国方面是“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①

日本政府在芦沟桥事变后,一面声称“坚持不扩大方针”,一面加紧向华北增兵。7 月 11 日,日内阁决定,将关东军 2 个独立混成旅团的主力和飞

行集团一部及驻朝鲜第 20 师团,立即调往华北,编入中国驻屯军,同时任命香月清司中将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15 日,组成临时航空兵团,编入中国驻屯军。以宋哲元为首的冀察当局和 29 军领导人,曾多次作出努力,与日军谈判,甚至不惜接受日军提出的苛刻条件,以求得事变的和平解决。但日本侵华战争的方针已定,任何和平努力都是徒劳的。27 日,日内阁作出再动员国内 3 个师团到华北的决定,参谋本部命令中国驻屯军“讨伐平津地区中国

军”。同日,日军向中国方面发出限 48 小时内撤退北平地区驻军的最后通牒。宋哲元拒绝了这个通牒,通电守土自卫。28 日,日军向北平发起全面进攻, 29 军各部奋勇抵抗。副军长佟麟阁和 132 师师长赵登禹在南苑指挥作战中壮

烈殉国。7 月 29 日和 30 日,平津陷落。

1939 年 8 月 13 日,上海燃起战火。在日军疯狂挑衅并已准备进攻上海的形势下,进驻上海的中国军队向日军发起攻击。14 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

《自卫抗战声明书》,表示:由于“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中国“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随后集中精锐部队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确定的战争指导方针为:采取持久战略,以空间换时间,逐次消耗敌人,以转变形势,争取最后胜利。兵力使用上,在抗战第一期,主力集中于华东,使用于京沪长江方面;一部用于华北,沿平绥、平汉、津浦各线要地作战;小部守备华南沿海各要地。军委会把临战地区划分为 5 个战区,

另有 4 个预备军、2 个直属集团军,以及海、空军。陆军总兵力,共步兵 182 个师、46 个独立旅,骑兵 9 个师、6 个独立旅,炮兵 4 个旅、20 个独立团。这样,随着日本侵华规模的扩大和国民党政府的实行抗日,全中国都进入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之中。

从 1937 年 7 月底平津失陷至 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有:太原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1937 年 8 月,华北日军分三路沿平绥、平汉、津浦线西犯和南进,沿线

中国守军都进行了顽强抵抗。9 月 25 日,八路军 115 师对沿内长城线西进至平型关的日军一部进行伏击,取得歼敌千余人的胜利。但是,总体上均未能挡住日军的凌厉攻势,西至张家口、大同,南至保定、邯郸、德州,黄河以北的大片国土陷于敌手。

10 月初,日军开始向太原方向进军,攻占崞县、原平。13 日,向太原北

①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编:《中国国民党史文献选编》,1985 年 9 月版,第 247—248 页。

部门户忻口发动进攻,中国守军顽强抵抗,第 9 军军长郝梦麟、第 54 师师长

刘家琪、独立第 5 旅旅长郑廷珍殉国。娘子关、平定、忻口先后失陷。接着, 日军从东、北两路会攻太原。11 月 8 日,太原落入日军之手。太原会战历时近 1 个月,中国军队伤亡 10 万人以上,毙伤日军 2 万余人。

华北太原会战的同时,华东淞沪会战正在激烈地进行之中。日本内阁于 8 月 13 日正式决定向上海派遣陆军。8 月 15 日,下达编组上海派遣军命令,

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进入上海的中国军队,开始时编为第 9 集团军, 总司令张治中,属于冯玉祥为司令官的苏浙第三战区。在日军增援部队到达之前,中国军队主动出击,重点目标为日海军陆战队营区,但日军工事坚固, 攻击受挫。与此同时,中国空军与日本航空队展开空战,击落日机多架。8 月 23 日,日军上海派遣军在长江南岸强行登陆,随即向中国守军发动猛攻, 双方展开激战。9 月 11 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调整部署, 进一步加强在上海的作战能力。10 月,战况更趋激烈。11 月 5 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旋即突进至黄浦江一线。7 日,日军组成华中方面军,松井石根兼任方面军司令官。9 日,日军攻占松江,中国军队全线后撤。11 月 12 日, 上海市区沦陷。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总兵力为 70 万人,日军参战部队为

20 余万人。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使日军付出伤亡 4 万余人(一说 6 万余人)

的代价,在 3 个月中只向前推进 15 至 20 公里,从而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 征服中国的企图。

淞沪会战期间,10 月底,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11 月 20 日发表迁都宣言,12 月 1 日开始在重庆办公。但实际上政治中心移往武汉。

日本为适应侵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在 1937 年 11 月 20 日设置了代表天皇的日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24 日举行的大本营第一次御前会议, 对下一步侵华战争作出决策:在华北,主力用于占领地“确立治安”上面, 同时准备进攻山东;在华中,“及时进行果胆追击”,并准备进攻南京和其它地区;在华南,准备派兵切断粤汉、广九铁路。作战重点仍放在华中。

淞沪会战后,日军分两路西进:一路沿沪宁路,目标南京;一路沿沪杭路然后转太湖南侧。蒋介石委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率军 10 万保卫首都。12 月 11 日,日军开始攻城,12 日攻占雨花台、中华门、光华门、中山门,唐生智命令部队撤退突围,各路军队蜂拥挤向江边,秩序极端混乱,拥挤、踩踏、落水而死者多人。12 月 13 日,南京陷落。24 日,杭州陷落。进入南京的日军,在全城展开烧杀淫掠大竞赛。前后 6 周时间,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 30 多万。全城房屋 1/3 被毁坏。1 个月中,强奸事件有 2 万多起。被日军掠走的财物,仅图书一项,即有 88 万册。

日军占领南京后,其侵略气焰更加嚣张。1938 年 1 月 16 日,日本政府发表“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计划, 连贯华北、华中两个战场,日军决定以南京、济南(1937 年 12 月 27 日攻占) 为基地,从津浦铁路南北两端夹攻徐州。以李宗仁为司令长官的第五战区部队,进行了保卫徐州的作战。先是,由于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 3 集团军

总司令韩复榘不战而逃,从济南南下的华北日军于 1938 年 1 月上旬连占泰安

等数城。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将韩复榘处死,改任孙桐萱为第 3 集团军总司令。

2 月 10 日,李宗仁命孙部袭取济宁、汶上,遏住日军南下势头。在津浦路南

段,华中日军攻占南京后,即以一部兵力渡江北犯,于 2 月初攻占临淮关、凤阳、蚌埠,与中国军队形成隔淮河对峙局面。2 月 14 日,日华中方面军改

编为华中派遣军,以■俊六大将为司令官。3 月中旬,华北日军强行南下, 进攻滕县、临沂,中国守军顽强抵抗,师长王铭章阵亡。3 月 23 日,日军一部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突进。4 月 3 日,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向已被合围在台儿庄地区的日军发起攻击,至 7 日晨战斗结束。整个台儿庄之战, 共歼灭日军 1 万余人(亦说七八千人、2 万余人),这是全国抗战以来继平型关战斗之后又一个重大胜利。但这一胜利并未能扭转整个战场形势。4 月 7

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徐州作战命令,并调整部署,集中 6 个师团兵力,从南北两个方向形成对徐州的包围。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决定放弃徐州。5 月 19 日徐州失陷。

日军占领徐州后,沿陇海路西进,6 月上旬陷开封后,国民党军为阻止日军进攻郑州,经蒋介石批准,炸开郑州北花园口黄河大堤。这一“以水代兵”的举动阻挡了日军在陇海路的西进,但也给豫皖苏三省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数十万人被淹死,上千万人流离失所,40 多个县市的地区成为泽国。从 1938 年 6 月,日军开始以夺取武汉为目标的作战行动。自南京失陷后,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许多领导机构迁至武汉,武汉成为临时首都。国民政府决定以江北的第五战区和江南新组建的第九战区以及空、海军共 110 多万人进行武汉保卫战,由蒋介石亲自指挥。7 月初,日华中派遣军重新编组序列, 辖 11 个师团和 1 个支队。8 月下旬,日军分两路沿大别山北麓和长江两岸西进,各路中国守军都进行了顽强抵抗。除陆军之外,双方还投入大量海军和空军,战斗十分激烈。苏联援华志愿飞行大队参加了战斗,取得不小战绩。但结果,中国军队未能阻住日军的进攻。9 月,武汉陷于三面被围之中。10 月 12 日,日军利用国民党政府的麻痹思想,在几乎未受到抵抗的情况下登陆大亚湾,21 日广州失陷。至此,平汉、粤汉路均被切断,武汉外围也大部失守。10 月 24 日,中国最高军事当局下令放弃武汉。25 至 27 日,武汉三镇相继为日军占领。武汉会战历时 4 个半月,战场波及皖、豫、赣、鄂 4 省广大地区,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也是日军战略进攻的顶点。

经过 16 个月正面战场作战,中国军队总计毙伤日军 40 余万,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野心。但是,中国方面的损失是严重的。这期间,国民党军伤亡 110 万,冀、晋、察、绥、鲁、豫、苏、浙、皖、赣、

闽、鄂、粤 13 省 100 余万平方公里土地、1 亿多人口的地区沦于日寇之手。这种局面的造成,除去敌人的军力、经济力都远远超过中国这一原因以外, 同国民党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以及以阵地战为主体的单纯防御战略密切相关。大部分军队的作战都是很勇敢的,但战略上是分兵固守一城一地,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日军攻占武汉后,其战区广大、战线延长与兵力不足、补给困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同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已开辟了一个广大的敌后战场,把敌后变成了抗战前线,对日本侵略军造成了巨大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不得不停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而转过头来, 以主要力量巩固所占领的地区。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敌我双方处于拉锯状态的战略相持阶段。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政策发生变化。一是对国民党政府在继续给以军事打击的同时,加紧政治诱降;二是把只重视正面战场作战改为集中大量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这时日本确定的对华作战方针是:“确保占领地区,促进其安定,以坚强的长期围攻态势,扑灭残余的抗日势力”。

为此决定增兵华北,在华中、华南以防御姿态和有限的战役,牵制国民党军的行动。1939 年春,侵华日军(不包括关东军)已达到 80 万人,9 月,在南京设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以统一指挥侵华日军。

中国方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 1938 年 11 月召开南岳(湖南衡山)

军事会议,把战区重新划分为 10 个,蒋介石提出“二期抗战”要实行“游击

战重于正规战”的方针。10 个战区的总兵力为 204 个师又 39 个旅,共 200

余万人,与抗战爆发时基本相当。从 1939 年春至 1941 年秋,国民党正面战

场的战役战斗有:1939 年 3 月中旬至 5 月初的南昌会战;1939 年 5 月的随(县)

枣(阳)会战;1939 年 9 月中旬至 10 月初的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 年 12

月至 1940 年 3 月的冬季攻势;1940 年 5 月至 6 月中旬的枣(阳)宜(昌)

会战;1939 年 11 月至 1940 年 11 月的桂南会战;1941 年 1 月下旬至 2 月上

旬的豫南会战;1941 年 3 月中旬至 4 月初的上(高)高(安)会战;1941

年 5 月中条山会战;1941 年 9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第二次长沙会战等。

以上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和规模仍然很大,但就日军方面说,已不同于攻占武汉前的攻势作战,多为确保占领地的以攻为守的“压制”性作战, 作战时间大都较短,在 1 个月左右,而且往往进攻到预定地区或受到严重阻击时,即行停止或返转撤回原阵地。国民党军队的反击作战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使战争基本保持了双方对峙的局面,但自身伤亡过大。这些情况,反映了战略相持阶段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