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民国初年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民国初年,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中国经济和教育文化事业都有重大变化和发展,社会风气也有许多进步。

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产生于上世纪末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这是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在存在的 3 个多月里,颁布了许多有利于振兴实业的法令、布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接着成立的北洋政府,也为当时形势所迫,不得不任命注重发展实业的宋教仁、陈其美、张謇,先后担任农林、工商和农商总长,继承和发展了南京政府振兴实业的方针。尤其是 1913 年 9 月进步党的张謇执掌农商总长后,曾电令各省都督调查实业发展情况,并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专管实业调查和发展计划。他还注重经济立法,在他任内,北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奖励实业发展的法律和条例。据统计,1912—1916 年间公布的这类条例、法规有 86 项之多。这些条例,虽尚未完备,有些也未能认真执行,但毕竟解除了清政府统治时期束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若干障碍,为其发展开了绿灯。

南京和北京政府的这些措施,使中国资产阶级受到鼓舞。他们纷纷组织各种实业团体,发行鼓励人们投资实业兴趣的杂志,掀起了一股投资创业的热潮。工商部于 1912 年 11 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临时工商会议,各省到会的

实业家 100 多人,开中国“工商界数千年来未有之盛举”。代表们在会上纷纷提出了发展实业的各种计划和提案,反映出中国资产阶级发展实业的强烈愿望。1914 年 3 月,全国商会联合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大会,22 省代表 180 余人出席,提出 28 项、122 条款议案,内容涉及各个经济领域。当时人们称此会“俨然一地方议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次“合群大会”。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与抵制美货后(1905—1908),出现了第三个高潮,从而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其概况如下:

据统计,从 1905—1913 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厂矿总数增加了 548 个,资本合计 12029.7 万元。如果与

甲午战争前的情况相比,厂矿数增长了 6.6 倍,资本总额增长了 4.7 倍。其中尤以民国初年增长最快:1903—1908 年,新注册的企业为 265 家,平均每年 44 家;1912—1921 年为 794 家,平均每年 80 家,比辛亥革命前增加近一倍。从投资额看,1895—1911 年厂矿投资额为 1 亿元,1912—1918 年 6 年间投资总额即达 14286.5 万元,比辛亥革命前 16 年还多 3000 多万元。

从资本种类看,这一时期商办工业资本增长快,到 1913 年,全国商办企

业已达到 516 个,资本总额 9551.8 万元;而官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 94 个,

资本只有 4567.2 万元,从而使商办工业资本超过了官办和官督商办的资本, 达到了整个工业资本总数的 70%,占了重要地位。这种情况,在一些民族资本家的发展史上,反映得很清楚。

买办出身的祝大椿,1898 年开始创办源昌碾米厂时,资本仅 40 万元, 到 1913 年就在上海、苏州等地办起了缫丝、纺纱、电灯等共 11 个厂(包括

投资);他的自有资本扩大到 235 万元,比最初资本增加了 22.5 倍。又如士

绅出身的张謇,1899 年开创第一个企业——南通大生纱厂时,有纱锭 20350

枚,资本 69.9 万元,到 1913 年,纱锭增到 66700 枚,资本增到 279.1 万元,

而这十几年中,所获纯利竟达 489.3 万元,为创办大生时资本的 7 倍。张謇

还同时投资于其它工、农、航运等 27 个企业,资本数百万元。

再从主要的工业部门看:棉纺织业,1909 年前,商办纱厂仅 11 家,纱锭 18 万多枚。到 1913 年发展到 18 家,创办资本 900 多万余元,纱锭 48 万

多枚,另有布染厂 27 家,资本 126 万元,织机 2000 多台。面粉业发展较快,

1895—1913 年,全国增设的商办面粉厂 53 家,投资额达 862 万元。民族工业资本的缫丝业发展最快,1894 年前新式缫丝厂已有数十家,但资本不超过200 多万元。1895—1912 年,就增设了 97 家,资本达 1.158 万元,成为民族工业资本最多的一个部门。

但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在许多方面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限制,因此具有明显的弱点,主要是发展不平衡,偏重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和面粉,重工业相当薄弱; 二是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是中小企业,机器和技术都比较落后。这些弱点,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性,和对外国资本及官僚资本的依赖性,也就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与帝国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一时期,中国官僚资本也有一些发展。原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前后所办的军事工业,这时都转到北洋军阀手中。他们为了镇压革命、扩大地盘和获取高额利润,不仅继续扩大经营军火工业,还陆续投资民用工业,主要是煤、铁矿和丝织、造纸、皮革等,还有银行业。因此,虽然这个时期官僚资本的发展没有民族资本快,但它在全国工业资本总额中,还是保有 30%的比例,达到 4567.2 万元。官督商办的有 86 家,资本额为 2947.6 万元,占总额的 1/4。

这时期官僚资本投资的特点是,以现任官僚私人投资工矿企业和开办金融银行业为主,主要集中在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但其发展没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快,也没有控制全国经济命脉。所以如此,是因为袁世凯政权并不巩固,政局动荡,战争迭起。因此,军阀官僚把掠夺来的大量财富, 大半用来购置土地和房产,进行封建剥削,或用于商业和金融等投机事业, 很少一部分用来投资工矿企业。

与工业发展相反,这时期的中国农业,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农业改革的漠视,农村生产关系没有什么变动。因此,在帝国主义侵略深入和北洋政府剥削加重及连年不断的战争破坏下,农村经济呈现出衰败的趋势,自耕农破产和土地兼并、集中的现象最为突出,据苏南两个县的调查,到 20 世纪

20 年代,35%的农民耕地被剥夺了:/昆山/南通时期/自耕农佃农/自耕农佃农1905/26.057.4/20.256.91914/11.771.7/15.861.51924/8.377.6/13.064.4

上表各县总农户为 100,自耕农农户比例的减少,佃农农户的增加,十分清楚地显示出土地集中,农民破产的严重情况。

民国初年,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首先是建立了近代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制度。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成立了教育部,任命资产阶级教育家蔡元培为教育总长;大部分省区还设立教育科,掌理全省教育行政事宜。同时,教育部根据蔡元培的教育思想,颁布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会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和制度, 对清末教育作了一些重大改革。1912 年 9 月 3 日,又公布“壬子学制”,统一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师范、职业教育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因此学校和学生数量增长很快,据教育部统计:1907—1915 年,不到 10 年间, 学校数增加了 91851 所,学生数增加了 3269263 人①。另外,民国初年,社会教育也蓬勃发展起来。1917 年教育部为此还设立了社会教育司。

通俗教育得到重视。1913 年,北京通俗教育调查会成立,以“研究通俗教育事项,改良社会,普及教育”为宗旨,从事搜集各种图书、讲演、歌谣、戏剧、故事、小说、弹词、唱本,以为改进之参考。各地方乃纷纷设立通俗教育会、通俗讲演所、通俗图书馆,以推行社会教育。据 1921 年统计,全国

共有公立私立通俗教育会 233 所,通俗图书馆 286 所,演讲所 1881 所等。提倡平民教育。起初是留学生在赴英法参战华工中开始识字工作。1920

年,晏阳初回国,见国内文盲有 3 亿以上,就提倡“平民教育运动”,普及识字教育,先后在长沙、烟台、嘉兴、杭州等地,开办平民学校,各地响应,

① 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教育统计概览》,1924 年版。

后来在北平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各省设立分会,达 50 余处。

实施职业补习教育。1913 年,教育部颁布实业学校规程,订有实业补习条款,并于北京、沈阳等地,设置公众补习学校。1915 年,全国共有此类补习学校 76 所。

统一国语的工作也着手进行。我国方言复杂,实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进步之一大障碍。1912 年教育部成立,即召集“读音统一会”。1913 年 2 月,正式开会,制定注音字母 39 个,审定字音 6500 多个,筹拟国音推行方法,组织国音统一期成会,创立注音字母传习所,发行注音字母报等。

后来,随着袁世凯复辟活动的展开,教育改革的势头受到抑制,有些方面还出现了倒退现象。但资产阶级教育制的形式还是保留了下来。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也作了一些改良,学校和学生数量也有一定的增加。

在科技方面,这时期最突出的事件是农商部设立地质调查所,集中外地质学者,调查中国地质,是开创性的工作。

另外,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西方教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又渐渐恢复起来,到民国初年已有相当的发展,并伴随着在中国的教会学校和西医、医院也发展起来。据统计,1905 年在中国的传教士有 3445 人,教会会员 178254

人,到 1918 年传教士增到 29306 人(其中外国传教士为 5961 人),会员 312970

人,信徒 654658 人。教会学校的发展也十分可观,据 1918 年统计,大学 18

所,学生 772 人;中学 228 所,学生 11892 人;小学 5902 所,学生 159775 人。另外还有师范学校、神学院、实业学校、幼儿园、孤儿院等。教会办的医院 320 所,医学校 21 所。

由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许多除旧布新的法令,再加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冲击,民国初年的社会风气也有许多变化:

剪除发辫。“编发之制”是清朝反动统治的一个重要象征。辛亥首义后, 各地群众即自动起来剪辫。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之日(1911 年 12 月 29 日),南京各界市民就一律剪去辫发,以示庆祝。孙中山在致各地电文中, 还要求“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①

放足。在封建社会中,随着纲常礼教的加强,缠足成为妇女应该普遍遵守的规矩,因此放足就成为妇女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的重要标志之一。1912 年 3 月 11 日,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要求“已缠足者令其必放, 未缠足者毋许再缠”②。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事。

改变称呼。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尤其是官民之间极不平等。民称官必须呼“大人老爷”之类。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保持形式上的平等,所以,孙中山曾以大总统名义颁布命令取消过去“非分之名称”,主张“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③。如此提倡,慢慢也成社会风气。

废止跪拜礼。跪拜之礼是一种表现愚忠愚孝的封建礼节,反映了人格上的不平等。为了提倡资产阶级人权平等的思想,孙中山在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提出废止跪拜礼,规定普通相见为一鞠躬,最敬礼为三鞠躬。这一提议得到全体代表赞成通过,此后便逐步流行开来。

① 《临时政府公报》,第 29 号,1912 年 3 月 5 日。

② 《临时政府公报》,第 45 号,1912 年 3 月 22 日。

③ 《临时政府公报》,第 27 号,1912 年 3 月 2 日。

以上种种,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性和它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