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抗日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中国现代进步的文化运动,向来是整个民族解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抗战爆发之前,文化界就已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芦沟桥的炮声更催动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奋起。他们在“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到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等口号的激励下,自觉地把个人汇入全民族的抗日洪流中去,从而使抗日文化运动蓬勃兴起。

上海文化界最先行动起来。“七七事变”后一周,7 月 15 日,上海剧作者协会扩大改组为中国剧作者协会,当即决定由夏衍、张庚等 16 人集体创作三幕剧《保卫芦沟桥》,在沪的著名编导和演员 100 余人参与其事。20 余天后,该剧正式演出。7 月 28 日,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成立。淞沪抗战期间, 整个上海文化界都投入保卫上海的斗争。8 月 20 日,在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主持下,成立 13 个救亡演剧队,有的留在上海,有的奔赴内地和前线,宣传演出。9 月 3 日,又由 22 名孤儿组成“孩子剧团”。8、9 月间,邹韬奋创办

《抗战》三日刊,郭沫若、夏衍、阿英(钱杏邨)等创办《救亡日报》,茅盾主编《呐喊》(第二期改名《烽火》),胡风主编《七月》周刊,叶浅予、张乐平等组成漫画宣传队。

南京失陷后,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当然也就成了全国抗日文化运动的中心。全国性的救亡团体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大都集中到这里。1937 年12 月和翌年 1 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群众》和《新华日报》先后在这里创刊。

1938 年 2 月上旬,周恩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郭沫若担任该部第三厅厅长。第三厅集中了一大批共产党员和非中共进步文化人士, 为抗日宣传做了大量工作。第三厅成立后,建立了 10 个抗敌演剧队和 4 个抗敌宣传队,分赴各个战区的前线。上海“孩子剧团”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汉口后,成为第三厅的直属剧团。第三厅成立的同时,在周恩来的积极推动下, 从上海、北平、天津、南京、东北各地汇集于武汉的文化工作者组织起来, 于 1938 年 3 月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周恩来特地拜访冯玉祥,请他对“文协”予以支持,并邀在冯处工作的知名作家老舍出面主持“文协”。舒舍予(老舍)、冯玉祥、邵力子(时任国民党中宣部长)、茅盾、田汉、阳翰笙等 97 人署名发表文协“发起旨趣”,号召文化界人士“团结起来,像前线将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粉碎敌寇, 争取胜利”。文协成立大会推举老舍、郭沫若、茅盾等 45 人为理事。5 月初, 文协创办会刊《抗战文艺》。文协成立前后,在武汉还成立有戏剧、电影、美术等各类文化界抗敌协会组织。文协还在成都、香港、昆明、延安等地建立了分会。

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在 1938 年,抗日救亡和其它进步报刊大批涌现。除前述外,重要的还有:沈钧儒、李公朴、柳湜主办的《全民周刊》及该刊与

《抗战》三日刊合并而成的《全民抗战》,田汉、洪深等主编的《抗战戏剧》, 以及《抗战与文化》、《戏剧新闻》、《抗战电影》、《诗群众》、《文艺阵地》、《战地》等 20 多种。这些刊物的出版发行,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紧张激烈而又瞬息万变的战时环境,不允许文艺家们去从事长篇巨著的创作,因此,短小精悍、能及时反映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的作品,便成为一个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流。一是街头剧、活报剧。最著名者为产生于抗战前夕、后来又经多次改编的《放下你的鞭子》,它演遍了全国各地。另外有《三江好》、《打鬼子去》等。二是报告文学,成为“大时代的宠儿”。丘东平的

《第七连》、《把三八式枪夺过来》,骆宾基的《东战场别动队》,刘白羽的《逃出北平》等,都成为教育人民的有力武器。三是歌曲创作。冼星海、张曙、吕骥、贺绿汀等许多音乐家,都谱写出鼓舞军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如

《全民抗战》、《太行山上》、《游击队》、《到敌人后方去》等,尤其冼星海在延安创作的《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更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四是诗歌。当时出版的诗刊有:《开拓者》、《时调》、《诗时代》等 10 余种。诗人们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歌颂神圣的抗战,痛陈人民的苦难,揭露敌人的残忍。如艾青的《向太阳》,臧克家的《从军行》,田间的《给战斗者》,郭沫若的《战声集》,卞之琳的《慰劳信集》等,都是发生了很大影响的战斗诗篇。

抗战爆发前后,大批文化工作者奔赴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同当地文化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掀起根据地的抗日文化运动。全国抗战爆发不久,1937 年 8 月中旬,在延安的作家丁玲等 30 余人组成第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随军奔赴前线。以后相继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和鲁迅艺术学院。其它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都建立了文化界救亡团体、职业文艺团体(剧团等),出版了报纸、刊物,设立了“鲁艺”分院。

根据地抗日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是它的广泛的群众性。各地普遍兴起农村戏剧运动、街头诗运动。据统计,1940 年夏,太行区建立了巩固的农村剧团上百个。1941 年,晋察冀创建了几十个模范村剧团。1942 年春,冀中有剧团约 1700 个。延安倡导了“街头诗”运动,不仅把诗写在街头,而且登在各种诗刊、报纸、杂志上,还油印出版了街头诗集,其中不少是工农群众自己创作的。延安还发起过两次群众性的报告文学创作运动,作者有工、农、兵、商、学各界。1941 年,冀中根据地组织了“冀中一日”的创作活动,参加者近 10 万人。根据地的专业作者写出了大量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如丁玲的《陕北风光》,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和《战地日记》,周而复等集体创作的《海上的遭遇》,黄钢的《我看见了八路军》等。

抗日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紧密配合了全国抗战事业,也为后来文艺创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