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革命小团体的纷起与同盟会的成立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最早建立的革命团体是孙中山于 1894 年 11 月

24 日在檀香山创建的兴中会。其入会秘密誓词中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兴中会成立后,先后组织发动了 1895 年的广

州起义和 1900 年的惠州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但它充分表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革命党人坚持武装反清斗争的不屈不挠的奋斗和献身精神,因而赢得了国内外先进分子的同情和景仰,使孙中山成为时人心目中“革命党”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当历史进入 20 世纪后,随着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国内人民群众日益觉醒,爱国运动蓬勃发展,清政府媚外卖国、残民祸国面目的进一步暴露, 国内各阶层人民反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因而在 1904 年前后,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批反清革命的小团体应运而生。其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有:

(一)华兴会。1904 年 2 月 15 日成立,黄兴任会长,章士钊、刘揆一、陈天华、杨笃生、宋教仁等人参加。11 月,该会与湖南哥老会联络,发动长沙起义,后因事机不密,为清政府发现,遭到镇压,大批会党首领被捕杀。但华兴会元气并未受到损害,其骨干分子黄兴、宋教仁、刘揆一、陈天华、章士钊等逃亡日本,后来都参与同盟会的筹建工作;而留在国内的华兴会成员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为日后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准备条件。

(二)科学补习所。1904 年 7 月 3 日成立,是由胡宗畹、张难先等发起组织的湖北地区的反清革命团体。它的工作重点是运动新军,工作方式一是大量介绍青年知识分子入营当兵;一是招徕会党分子,加以训练,使其接受反满革命宗旨,然后介绍入伍。

科学补习所成立后,曾筹划配合华兴会的长沙起义和暗杀清廷兵部侍郎铁良等活动,均未成功。后来,其成员与梁耀汉为首的革命团体群学社合并, 在武汉地区特别是新军中积极活动,发展革命力量,终于在辛亥年夺取首义之功。

(三)光复会。1904 年 11 月在上海成立的江浙地区的革命团体,它的前身是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团长杨笃生,曾策划暗杀西太后,始终没有机会。由于暗杀团是个秘密组织,难于适应日趋高涨的革命斗争的形势,因而, 蔡元培采纳一些人的建议,将暗杀团扩大改组为光复会。蔡元培被推为会长。陆续加入光复会的著名人物,有赵声、吴春阳、徐锡麟、陶成章、秋瑾、章炳麟等。

光复会成立后,把工作重点放在暗杀活动的各项准备上,然而,蔡元培毕竟是一介书生,虽思想激进,擅长于宣传鼓吹,在革命党人中素负重望, 但是,工作上缺乏魄力,短于策略,尤其是不善于联系下层群众,因而,经营数月,始终也没有组织过一次暗杀行动。而且,光复会尽管组织较为庞大, 成员较多,活动区域较广,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中心,因而组织比较松散,其成员各自为战,难于统一行动和开展重大斗争。

(四)岳王会。1905 年春由陈独秀、柏文蔚、常恒芳等在芜湖筹建的安

徽地区反清革命团体。1904 年 3 月—1905 年 9 月,陈独秀在芜湖曾利用自己主办的《安徽俗话报》,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揭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以及清政府媚外卖国的行径,号召大家“赶紧振作起来,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拯救即将“国亡家破”的中国,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该报在安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1905 年春,陈独秀约同安徽公学的体操教员柏文蔚、学生常恒芳等集会于芜湖关帝庙,成立了“岳王会”,以效法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反抗清廷统治和外国侵略, 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后来,岳王会在南京、安庆设立了分会,会员遍及江淮地区,“大者聚徒数万,小者结党数千”,而且涌现出一批坚贞不屈的革命骨干,如熊成基、倪映典、方刚、吴旸谷等,为后来同盟会在江淮地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革命小团体的纷起和展开活动,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五)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由于中国内外矛盾的激化和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从 1900 年惠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就感到小团体兴中会已经不再

适应形势的需要,计划建立一个新党,尤其是在 1903 年前后,他明确提出: 要“集中力量”,“招集同志,合成大团”①。1903 年 8 月,他在东京青山创建革命军事学校;1904 年 1 月在檀香山创立中华革命军,后又在美洲致力于改组致公堂,所标示的革命宗旨,已经采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 个字作为誓词。1904 年底,他离开美洲赴欧洲,积极在欧洲留学生中开展“组织革命团体”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孙中山曾同留学生就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进行过一次激烈的辩论,认识到过去革命主要依靠会党力量的局限性,同时又了解到国内以新式知识分子群体为主体的反清革命运动兴起的情况,于是决心在新式知识分子群体中发展革命势力,联合各地革命分子,开始进行组织政党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另一领袖人物黄兴,自 1904 年 11 月长沙起义事

泄而失败后,也开始致力于联络全国各地的革命志士,于 12 月在东京组织了一个跨省界的“革命同志会”,参加的除湘籍留日学生外,还有云南、直隶、江苏、河南等地的同志百余人。黄兴在回忆中也说:长沙起义“失败,死者数人,逃至上海,与杨笃生、杨皙子组成爱国协社。会万福华刺王之春案起, 兴及同志多被捕,赖江西巡抚夏时电致工部局,同获放,遂至日本,思结合革命团体。”①

正是因为孙中山与黄兴都有组织全国性革命团体的想法,因而,当孙中山于 1905 年 7 月重返日本时,宫崎滔天即介绍他会晤黄兴,筹备同盟会。经

过二人在东京的革命志士中多次联络和酝酿商议,到 8 月 20 日,同盟会的会

员已发展到百余人,包括 14 个省籍的人士。于是,就在这一天,同盟会在东京赤坂区灵南坂日人阪本金弥宅所举行正式成立大会。会上,首先由孙中山说明开会宗旨,黄兴代表起草员宣读章程草案,经讨论修改后通过。接着, 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同盟会章程共 30 条(1906 年 5 月 6 日修改为 24 条),分别对会名、会址、宗旨、会员、本部机构和职员、分支机构、会费、会章的修改等问题,

① 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中华书局 1933 年版第 9 页。

① 上海《申报》,1912 年 9 月 28 日。

作了具体的规定。章程确定,同盟会本部暂设于东京,本部机关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在总理之下分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执行部是本部各部中权力最重的机关,负责组织革命的实际活动,由总理直接管辖。它下设庶务、内务、外务、书记、会计、调查六科,六科中庶务权责又最重,庶务职能相当于协理,如总理他适时,可代行总理职权。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指定黄兴任此职。

章程规定:在国内外分设 9 个支部,皆直接受东京本部管辖。国内设东

西南北中 5 个支部,东部支部设于上海,西部支部设于重庆,南部支部设于

香港,北部支部设于烟台,中部支部设于汉口。国外设 4 个支部:南洋支部设于新加坡,欧洲支部设于布鲁塞尔,美洲支部设于旧金山,檀岛支部设于檀香山。

最后,由黄兴提议,把由湖南留日学生主持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改为同盟会机关报,后因该刊载文抨击日本侵华政策,被日本政府没收停刊, 因而改名为《民报》。

同盟会总部成立后,中国的反清革命运动开始有了一个统一的指导中心,这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同盟会章程中,明确地将同盟会成立时会员的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规定为同盟会的宗旨。1905 年 11 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指导思想概括为“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同盟会的宣传家随即将这“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政治宗旨。三民主义内容,以后有发展变化。同盟会成立初期,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是:

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也即推翻满族贵族当政的政府,重建汉族人当权的政府。但是这决不是民族复仇主义,民族革命的目标只是少数满族当权者。

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建立民国”。孙中山认为,中国仅仅有民族革命是不够的,还必须实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他在《军政府宣言》中指出:“今者由平等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而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平均地权”。这是 20 世纪初孙中山政治思想最重要的发展。孙中山在游历欧美各国时,注意考察各国政治社会经济状况, 对西方社会不断爆发经济危机和罢工浪潮,印象深刻。经过反复研究、探讨, 到 1903 年 12 月,他在复友人函中,首次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纲领——平均地权。他认为,“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他说:“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 彼且瞠乎后也。”①关于“三民主义”,孙中山总结说:“总之,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人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

① 《<民报>发刊词》。

美的国家。”②

这就是同盟会时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尽管其中有主观空想的成分,但他那救国救民的赤诚之心却闪烁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