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混乱走向稳定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初,整个台湾孤岛人心惶惶,社会动荡,充满了失败主义情绪。连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也深感国民党“已彻底失败而绝望”。① 许多国民党军政要员自我放逐,逃亡海外。国民党下层组织严重涣散,“只有党部,不见党员”。军事上大崩溃,经济上更糟。贫乏的自然资源,又压上了国民党从大陆带来的 200 万人口,其经济力难以承受。于是,只能靠印发钞票来应付,大陆通货膨胀的局面又在台岛重演。“外交”方面,台湾更是孤立无援。世界一般舆论都认为国民党在台苟延残喘的时日已屈指可数。“撤退来台的外国使节,寥若晨星。举世没有一个同情台湾的人”。①就连国民党最主要的“外交”盟友美国也等待“尘埃落定”,对国民党暂取“观望政策”。

总之,国民党退台初期的台湾,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对此国民党确立了“卧薪尝胆”,准备“反攻大陆”的方针,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一)蒋介石复“总统”职和重组国民党权力核心。蒋介石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即使在他引退之后也未放过权。1949 年 12 月 2 日,蒋介石召

集党政会议,商讨“复职视事”问题。1950 年 2 月 23 日,国民党中央非常

委员会向居住在美国的“代总统”李宗仁发出最后通牒性的电文,要求其 3 日内必须返台,否则作为自动放弃“代总统”职务。同时决议蒋介石复“总统”职。②1950 年 3 月 1 日,蒋介石在台北复“总统”职,并发表文告称: 要“扫除中共”,“光复大陆”,“重建三民主义新中国”。③

3 月 15 日,蒋介石重登大宝后,立即更换李宗仁代理“总统”期间的人事安排,接受“行政院长”阎锡山的“辞呈”,令其“退休”,任命其亲信陈诚组阁。同时,令其长子蒋经国出掌“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大权。这样, 就在台湾又形成了以蒋氏家族为核心的新的权力架构。

(二)改造国民党。蒋介石自下野到他复职前后,一直反省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教训,他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本身的失败,是其“组织瓦解、纪纲废弛、精神衰落、藩篱尽撤之所致”。①因此, 蒋介石提出:要“湔雪全党过去之错误,彻底改正作风与领导方式”。② 从

① 蒋经国:《风雨中的宁静》。

① 李元平:《平凡平淡平实的蒋经国先生》,台湾中国出版公司 1978 年 5 月版。

③ 李松林主编:《中国国民党在台湾 40 年纪事》,解放军出版社 1990 年 8 月版。

①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 69 辑第 448 页,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 1976 年 11 月版。

② 蒋经国:《风雨中的宁静》。

1949 年下半年始,蒋介石便着手谋划国民党改造问题。同年 7 月 26 日,蒋介石正式宣布改造、重建国民党方案。8 月 5 日,正式成立了由陈诚、蒋经国等 16 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其后国民党改造运动在台湾全岛展开。

国民党改造包括党员归队,对党员整肃,“刷新党政关系”、开展“民运工作”和社会调查等诸项内容。蒋介石希冀通过上述诸项措施,重新加强国民党对行政部门的控制和缓和“二二八事件”形成的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满情绪,争取人心。

配合国民党改造运动,蒋介石于 1952 年元旦文告中,号召推行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四大改造,以完成“反共抗俄总动员”。与此相适应,还开展了“革命实践运动”,以革除“一般干部普遍犯的虚伪的毛病”,即“相习于虚浮夸大,而不能实事求是,使得部队、机关和学校,一切办事、命令和报告,都是互相欺骗”。③同年 2 月 1 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又通过了《反共抗俄总动员纲领》。此后,“反共抗俄总动员”运动便在台岛“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52 年 10 月 10 日,国民党在台北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宣布国民党改造运动结束。此番改造一方面整顿了国民党各级组织,使国民党统治机能进一步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借“整顿党务”为名,将反对派统统挤出决策圈, 完成了上层权力的再分配,使台湾真正成为清一色的蒋家天下,在客观上也使混乱的台湾政局渐趋稳定。

(三)在台湾全岛实行戒严体制。1949 年 5 月宣布在台湾地区实行《戒严法》,5 月 19 日,台湾省警备司令部宣布宵禁,从午夜至清晨 5 时,“随意行动者”处死。根据《戒严令》规定:戒严期间禁止工人罢工、严格出入境手续、实行宵禁、禁止张贴标语、禁止散布非法言论、禁止藏匿武器弹药、人员外出必须带身份证等等。上述规定完全剥夺了广大台湾人民的政治权力乃至人身自由。

国民党当局还加强对新闻、广播、出版等机构的严密控制,制定了《戒严时期出版物管理办法》,规定:“为共匪宣传者”,“诋毁国家元首者”, “混淆视听,足以影响民心士气或危害社会治安者”,“挑拨政府与人民情感者”等类出版物均予以查禁。①与“戒严令”相适应,国民党当局在台湾重建特务机构,加强特务统治。这种戒严体制直到 1987 年 7 月蒋经国宣布解除

戒严令方告终止。长达 38 年之久的戒严,中外历史实属罕见。

(四)实施地方自治。1949 年 8 月 15 日,台湾省“地方自治研究会” 在先期到达台湾的陈诚主持下宣告成立。张厉生出任该会主任委员。该会草拟了四个台湾自治的草案,其主要内容是:调整行政区域,将全省划分 16 个县、5 个省辖市、1 个管理局、6 个县辖市、234 个乡、78 个镇,以健全地方基层组织;民选县市镇长和村里长;建立民意机构,延揽台湾省籍人士, 局部开放地方政权。

国民党退台初期实施的“地方自治”是其政治安抚政策与专制制度结合的产物,因使一部分非国民党的台籍人士获得参与政治的“合法”管道,缓解了台籍人士同国民党当局的矛盾,客观上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但其实质

③ 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第 2 辑。

① 史为鉴:《禁》,台湾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1981 年版。

只是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一种点缀。

在经济上,台湾当局在所谓“反攻大陆”的总体政治目标下确定此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是:稳定经济;依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建设次序, 首先发展农业;农工均衡发展,重点先发展“代替进口”、面向内销的民生必需品工业。具体措施是:

(一)推行稳定经济的三项政策:推行币制改革,发行新台币,以稳定物价;实行高利率政策,以吸引社会大量游资,改革税制,简化行政机构, 压缩行政开支,以平衡财政收支。通过上述三项措施,通货膨胀率渐趋减缓, 物价上涨率也趋向稳定。1949 年物价上涨 30 倍,到 1950 年上涨仅 3 倍,1951年后更受控制,1961 年仅达 2%。台湾当局用了 12 年的时间,终于使物价稳定下来。

(二)推展土地改革。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初,台湾仍保留着封建土地制度。1949 年台湾全省耕地面积为 84.23 万甲(每甲合 0.969917 公顷),农

业人口总数为 387.9 万余人,①按户算有 69.1 万,其中地主 8.1 万户(占农业人口的 12%)占有耕地 45.7 万公顷(占全省耕地 56%),而农民 61 万户(占农业人口 88%),却仅占耕地 18.3 公顷(占全省耕地的 22.42%),此外有

17.6 万公顷土地(占全省耕地 21.57%)属于国民党当局所有。②这种极端不合理的土地占有制度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不仅造成农民生活苦不堪言,生产积极性低落,而且增加了农民同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权之间的矛盾。国民党当局出于缓和阶级矛盾、恢复经济、稳定局势、维持生存的考虑,决定依照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遗教实施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实行三七五减租。规定耕地租额,不得超过主要作物正产品全年收获总量的 37.5%,保证佃权等。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佃农的地租负担,缓和了租佃矛盾,但也照顾地主利益过多。

第二阶段,办理公地放领。从 1951—1976 年先后把光复时接收的日本掠

夺的土地,分 9 批出售给 28.6 万农户。受领公地的农民由于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

第三阶段,实施耕者有其田。1953 年 1 月,台湾“立法院”通过了《耕者有其田法》。同年 4 月 23 日,台湾省政府颁布了《实施耕者有其田法条例》。该法和条例规定:地主可保留中等水田三甲或旱田六甲,超过部分一律由当局征收,转放于现耕农民放领。当局付给地主一部分工矿企业股票,一部分实物债券。由于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实施,使大量无地的农民成为自耕农,进一步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助于国民党当局乱中求稳。但土改后的状况,远未达到平均地权。

(三)发展代替进口工业。继币制改革与土地改革之后,台湾当局为了迅速发展经济,在资金不足等困难条件下,利用劳力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 依靠“美援”,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相应发展轻工业,逐步以自产品代替进口工业品。具体措施是:第一,在“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促进农业” 的方针下,大力发展农业,为实现工业化创造条件。1952 年农业创造净产值达 5.08 亿美元。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与资金,

① 陈诚:《台湾土地改革纪要》,台湾中华书局印行,1961 年 10 月版。

② 《台湾经济问题》,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同时农民收入也有所增加,为代替进口工业准备了市场。第二,发展以纺织品、食品、合成纤维、塑料产品、金属制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生产为中心的代替进口工业。经过 10 年代替进口工业的发展,台湾消费品发展迅速,非耐用消费品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 64.2%,基本上满足了岛内要求,有些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第三,实行系列管制与保护措施。为了促进岛内工业的发展, 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限制进口、保护岛内工业发展的内向型贸易、金融政策和外汇措施。具体为:严格进口管制;实行外汇管理;保护关税;实行设厂限制;合理利用“美援”与侨资等。发展替代进口工业政策的实施, 在台湾工业化初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使台湾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工业消费品的自给能力大大提高,为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岛内市场狭小,也出现了生产过剩和对外贸易发展缓慢等严重问题。

在军事上,国民党确立了收缩海南、舟山群岛的兵力,确保台湾安全的方针,以加强台湾的海防。为了确保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长治久安,蒋介石还从整顿思想入手,对军队不断进行“整顿”。经过整顿,国民党军队在大陆时期的腐败作风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军事上的另一项措施,就是不断加强对大陆沿海的骚扰。据不完全统计:仅在 1950 年 2—3 月间,台湾当局派飞

机连续 13 次轰炸上海,同时轰炸南京、广州、福州和闽江等地,造成数千人

伤亡。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 10 万余人先后 42 次(1950—1954 年 8 月)偷袭大陆沿海与岛屿。但这些偷袭与骚扰行动都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国民党当局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于 1957 年 10 月 10 日至 23 日在台北召开了第八次代表大会,以策定“反攻”战略与策略。会议制订了“反共复国” 的总方略。“反共复国”重心有二:加强军事反共;积极开展“心战政战” 工作。会议提出“反共复国战略乃以政治为主,军事为从,主义为前锋,武力为后盾”。①会议选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增设陈诚为副总裁。为贯彻“反共复国”路线,国民党当局不断在台湾海峡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加剧了此一地区的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了 1958 年金门海峡的隔海炮战。此次空前的海战是国民党“武力反攻大陆”的试探性攻击,由于遭到人民解放军的严厉惩罚,迫使国民党当局的“反共复国”活动有所收敛,将主要精力用于经济建设上面。

在“外交”方面。40 年代末至 50 年代初,是国民党“外交史上最暗淡的一个时期”。对此,台湾当局确定了以“反共抗俄”为基本“国策”,以确保台湾为争取生存目标,采取“争取国际间的同情与支持,先巩固原有的外交路线,再建立新的外交据点”的“外交”路线。国民党七大召开时,又强调了重美、日的“外交”路线。在此一“外交”路线的指导下,台湾当局采取了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重新投入美国怀抱,签订“对日和约”等措施。在当时美苏对抗、大陆向苏联“一边倒”、朝鲜战争和美日勾结的国际背景下,这些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有利于台湾从混乱走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