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华盛顿会议与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中国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俄国因革命,德国因战败,皆退出中国;英国和法国遭到严重削弱,但仍想重返中国;日本实力大增,在中国占支配地位,并攫取许多特权,尤其是夺取了旧日沙俄和德国在中国的权利;美国在战争中和战后的经济实力急剧增长,除向战后衰弱的欧洲扩张外,积极向中国和远东发展。因此,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中国和远东势力范围的斗争又激化起来。

1918 年,大战结束时,美国 36 家银行组成银行团,准备对中国借款。但是,当时美国在远东的力量还难以向日本在中国的霸权地位挑战,顾虑若美国单独借款于中国,不特为日本所反对,且招英、法之忌而陷于孤立。于是,美国政府即向日、英、法 3 国提议合组国际银行团,来承受中国的一切政治借款和经济借款。美国公使芮恩施还明确向北京政府提出条件是,新银行团得控制中国政府的财政权和用人权。

美国此举目的,在于以巧妙的伪装来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优势,但还是被日本所识破而反对。日本一方面动员其国内“舆论”并指使中国的亲日派起来反对;另一方面派代表参加 4 国银行团代表会议,进行讨价还价。

经过长期多次的争执,双方都作出一些让步,1920 年 5 月 11 日,英、

美、法、日 4 国代表达成协议,日本同意了美国组织新银行团的计划,但日

本在东北取得的某些筑路权不列入银行团借款范围之内。10 月 15 日,新 4 国银行团在美国成立。

新银行团的成立,只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暂时妥协,实际并未发生作用, 随着力量对比状况的变化,美国又立即采取新的步骤——召开华盛顿会议, 以进一步削弱和限制日本,控制中国。

华盛顿会议于 1921 年 11 月 12 日至 1922 年 2 月 6 日召开。参加者有美、

英、法、日、意、中、荷、葡、比 9 国。中国代表为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

中国代表在 11 月 23 日的会议上提出关税自主案。其后又相继提出山东问题、废止二十一条、撤销领事裁判权、交还租界地、取消各国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除客邮、撤废无线电台、尊重中国战时中立等提案。其中山东问题仍是关键。所以,这次会议对于中国来说,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五

四运动外争国权的继续。

会议讨论了限制海军军备问题和太平洋、远东问题。美国在会议上联合英国迫使日本接受美、英、日海军吨位为 5∶5∶3 的比例。12 月 13 日,英、美、法、日 4 国又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条约》,互相保

证其在太平洋岛屿属地不受侵犯。接着,英、美、法、日、意 5 国又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所有这些,达到了美国倡议这次会议的基本目的: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特别是约束日本海军力量的发展,以抑制其汹涌向外扩张的势头,并迫使英国同意英、美海军平等的原则,拆散英、日同盟; 同时又协调了各帝国主义国家一致反苏和反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步伐。但是,由此也埋下了日本痛恨美英的种子,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加入轴心国反对同盟国的重要导火线。

会议通过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条约。(一)关于二十一条:由于其侵犯了美国在华利益,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不得不表示可以为“局部之放弃”。

(二)关于中国主权,会议通过“九国公约”,根据美国代表提出的四项原则,名义上“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实际上却规定中国必须承认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无异使中国在“协定关税”之外,又增加了一条“协定工商业”的束缚, 使中国主权受到进一步的破坏。(三)关于山东问题:美国为了使日本同意“门户开放”政策,采取了牺牲中国利益的立场,不在会议上讨论,而在会外由中日直接交涉,英美代表列席旁听。美国还向北京政府施加压力,接受这种交涉方式和日本的条件。最后双方缔结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结果,日本虽允许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但条约规定中国需将此地“全部开为商埠,准外人在该区域内自由居住并经营工商业及其它合法职业”。胶济铁路交还中国,又规定:“应于该铁路产业移交完竣同时,以中国国库券交付日本。此项库券以铁路产业及进款作抵。”实际上是中国赎买此铁路。而且,还规定在库券未偿清前,“中国政府应选一日本人为车务长,并选任一日本人为会计长”。——总之,据此条约,中国并未完全收回山东的主权, 胶州湾只是由日本独占变为各帝国主义共管的商埠,胶济铁路则仍在日本控制之下。

华盛顿会议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美国在海军吨位比例和中国问题上抑制日本的胜利, 报了大战期间签订《蓝章——石井协定》时受辱的一箭之仇。但是,日本并不甘心这一次的屈就。会议之后,它就假手奉系加紧进行为其争夺地盘的斗争,美国则支持直系对抗,从而使直奉两系矛盾激化,终于发展为战争。

美国一直以它倡导的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为根据,把自己打扮成维护中国独立和主权的恩人。中国的反动当局和买办文人也都这样感激美国。但是当时中共机关报《向导》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国公约”是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用门户开放国际共管的网罗来宰制中国”,并“于英、美、日、法四国协约之外,更设九国协约的骗局,使中国自己入彀”。文章感叹中国政界多数舆论不能识破这种更加隐蔽的侵略方式,指出过去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独霸中国,曾“惹起全国剧烈的长期的反抗”,现在“九国公约”却使全国人民“眼花意迷,入了醉乡,这是中国民族的大耻辱”①。

① 《国会对于宰制中国的九国协约取何态度》,《向导》第 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