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清朝封建统治者逐步变成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清朝封建统治者开始还是想尽力抵制外国侵略的。在鸦片战争前,道光皇帝曾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在战争过程中,也指示各地进行抵抗。但是,由于阶级本质所决定,他们不敢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本身又已腐败不堪,因而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 很快就妥协了,不得不被迫签订一个个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后来,西方列强来打中国,清朝封建统治者又是这一套,始而想抵抗,很快又妥协,于

是再签订一个个更加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例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一会提出要“决战”,一会又说“断不可轻于一试”,要“反复开导”, 以“暂时羁縻”。英法联军进入北京以后,咸丰立即委曲求全,说列强“业已入城,一经驳斥,必致决裂,只可委曲将就,以期保全大局”①。最高统治者的这种妥协态度,更加涣散了民心和士兵的斗志。焦裕瀛在奏报中就指出: “抚议一起,人心懈怠,不但兵无斗志,亦复民无固心”②。正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妥协退让,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在妥协退让的过程中,清朝封建统治者看到西方列强的入侵虽不利于自己的统治,但也不想把它的统治推翻,相反可以利用、依靠西方列强的力量, 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他们又转而投靠西方列强, 主动与西方列强相勾结。1861 年,慈禧发动政变时,加给载垣、端华、肃顺等人的罪名,就是“不能尽心和议,⋯⋯以致失信于各国”③。当时,奕还提出要“乘此时卧薪尝胆,中外同心,以灭贼为志”④。在此前后,各地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也起而组织“湘军”、“淮军”,坚决向农民起义军进攻,并与西方列强联合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从此,清朝封建统治者逐渐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但是,地主阶级的开明派却坚决主张抵抗西方侵略。在鸦片战争期间, 林则徐、魏源等就既不同于妥协派,也不同于昏聩而又妄自尊大的顽固派, 一方面坚主抵抗侵略,一方面又睁开眼睛看世界,承认西方技术和武器比中国先进,因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及某些变法改革的进步主张。

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开始认识到中国经济技术落后,要适应“古今中外大变局”的形势, 需要进行经济、军事的变革,于是提出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兴办军工和民用企业以“自强”的主张,搞起了洋务运动。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民办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开始建立发展起来。由于封建统治者和西方列强联合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洋务派的活动又给封建统治注入了新的力量,因而封建统治者不仅渡过了内外交困的危机,而且出现了所谓“同治中兴”的局面。

洋务运动虽然在传播新的科学技术,促使资本主义发展方面起过开拓作用,但由于它并不改变而是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因而注定是要失败的。中日甲午一战,新崛起的小国日本,一举摧毁了李鸿章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和陆军,就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这个事实充分说明,不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只靠兴办一些新式工业和采用一点新式武器装备,要达到独立和富强是不可能的。

在中法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充分暴露了清朝统治的腐朽和腐败,因而就更加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即使中法战争中本来中国打了胜仗,却仍然要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甲午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更是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沉重枷锁。两亿数千万银两的赔款,全都转嫁到中国人民身上,于是加赋、加税、加捐,各种苛捐杂税一下子增加到数十种之多;而贪官污吏又诛求不已,借机中饱私囊,就愈加重了劳动人民

①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 66 卷 14 页。

②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 60 卷 25 页。

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 2 卷 9 页。

④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 79 卷 17 页。

的负担,再加上水旱灾荒,人民难于生活下去,出现卖儿卖女、饥荒遍野的惨状。康有为、梁启超号召救亡图存,发动变法维新运动,遭到残暴镇压, 谭嗣同等被杀害,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拒绝任何改革。列强的贪欲有增无已, 在中国任意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的矿藏,争夺在中国的开矿和筑路权。一些披着宗教外衣的侵略分子、冒险分子也到处进行敲诈勒索,或鼓动教民闹事,欺压百姓。清政府对广大人民的痛苦悲惨生活毫不顾惜,而对人民稍有不满或反抗,则立即施行残暴镇压。在教会、教士或所谓教民与中国民众的纠纷中,清政府毫无例外地偏袒洋教洋人乃至所谓教民,而迫害百姓,更增加了他们的横行。列强侵略不已,清政府的压榨和腐败不已,人民无法生活下去,自发的反抗斗争不已。整个中国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