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政治革新”案的推展与社会转型

踏进 80 年代的大门,台湾生存的内外环境更加艰难,“不安全感”增强。加之大陆调整对台政策,提出和平统一中国的方针,岛内党外势力的迅速崛起与“台独”活动猖獗,出现了抨击国民党僵硬政策,要求变革的呼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台湾社会出现了政治革新运动,并导致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以和谈方式结束两岸“对峙状态”,将武力解放台湾改为和平统一中国的方针。后来,邓小平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共和平统一中国的呼声赢得了海内外华人的好评。但台湾国民党当局却极力抵制。1979 年 12 月 10 日, 蒋经国在国民党十一届四中全会开幕式讲话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会议根据蒋经国的讲话精神,策定中心议题为“加强三民主义, 策进光复大陆”,加速台湾建设。

1981 年 3 月 29 日,中国国民党十二大在台北召开。蒋经国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会议通过了《贯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案》,宣称:三民主义救中国,共产主义祸中国,已由近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特别是 31 年来海峡两岸不同的制度与经验所证明。因此,“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乃成为当前海内外全体中国人一致的心声”。该案还称:“反共复国的基本国策不改变”,“国体决不改变”,决不与中共谈判、实行三通(通航、通邮、通商)。为了贯

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案,国民党十二大提出当前的急务是:“加强复兴基地建设”;“强化国民党领导”;“加强三民主义思想登陆”。因此, 是会并未适应新的形势,为台湾前途开创一条新路。

正当台湾当局坚持反共拒和、推行“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际,又受到了江南命案的冲击。江南本名刘宜良,系美籍华人作家,1984 年因撰写《蒋经国传》而被暗杀。

江南被杀震怒了海内外华人社会,纷纷谴责这一惨无人道的暴行。在内外压力下,台湾当局宣称卷入江南命案是“情报局”“个别官员的独立行动”。

①并于 1985 年 4 月对“情报局长”汪希苓等人进行审讯、判刑。江南命案还

打乱了蒋经国传位于子的部署。迫使蒋经国于 1985 年末和 1986 年初两次公开宣称其家人“不能也不会竞选下届总统”,并将蒋孝武外放新加坡,以解内外疑虑。

正当江南命案的怒潮冲击台湾之时,1985 年 2 月,又爆发了因“十信” 弊案波及整个台湾的金融风暴。

“十信”是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的简称。1985 年初,因“十信”舞弊, “中央银行”决定予以处置。但风声走露,从而引发了“十信”前所未有的挤兑风潮。后全台凡与“十信”同名的金融机构先后刮起挤提风,导致社会一片混乱。“十信”弊案的发生,充分暴露了台湾财经界秩序混乱、官商勾结、营私舞弊等种种难以想见的肮脏内幕。

岛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使台湾当局感到“处境益艰”。1986 年 3 月 29

日至 31 日,中国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台北阳明山召开。蒋经国亲自主持会议,提出了以党的革新结合行政的革新,带动全面革新的方针。三中全会之后,蒋经国在多种场合大谈“政治革新”。他在国民党中常会大讲:“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国民党“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做法, 在民主宪政体制的基础上,推动革新措施”。经蒋经国的全力推动与督促, 确定“政治革新”6 项议题: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充实中央民意机构,地方自治法制化,革新党务,调整政策。

政治革新案推出之后,蒋经国遂于 1987 年 7 月 14 日宣布解除台湾地区的戒严,同时宣布开放党禁。于是,各种政治力量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台, 出现了竞相组党的局面。据统计,截止到 1993 年初,台湾弹丸之地竟神奇地

出现了 70 余个政党。新组党的政党主要有:民主进步党、新党、工党等。事实表明:台湾国民党一党独裁时代即将结束,“一党优势多党分立的时代即将开始”。

正当国民党走向革新之路之际,又突发了“华航”货机飞赴大陆事件, 迫使台湾当局不得不调整对大陆的政策。

1986 年 5 月 3 日,一架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简称“华航”)的波音

747 货机,从曼谷飞往香港途中,该机长王锡爵将机转航大陆,降落在广州

白云机场。同机还有驾驶员董光兴、机械师邱明志 2 人及 22 万磅货物。王要

求在大陆定居,董、邱 2 人均表示要回台湾。“华航”货机事件发生当日, 中国民用航空公司(简称“中航”)致电“华航”,邀请他们“尽早派人来京”,商讨该事件处理方案。此一电文和货机事件传到台湾后,立即引起轰动。“华航”事件使台湾当局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害怕中共借“机”

① 《中央日报》1985 年 3 月 25 日。

统战和处理不好会失去民心,自毁形象,最初决定不与中共“正面”直接接触,经过一些曲折,“华航”突然改变态度,于 13 日宣布“基于人道立场”,

决定由该公司驻香港分公司代表在港与“中航”“洽谈”。 5 月 17 日至 20

日,两航经四次商谈达成协议。 5 月 23 日,双方完成交接手续。

两航谈判在国际社会与台湾岛内引起强烈反响,认为这是一次“历史性会谈”,“打破了两岸敌对双方 30 多年来的官式沉默”和国民党的“三不政策”。尽管国民党中央宣称“三不政策”决不改变,“坚守反共立场”,但在事实上已迫使国民党当局在大陆政策上前进了一步。随着岛内外与国际社会压力的与日俱增,台湾当局于 1987 年 7 月宣布取消不许台湾民众以港澳地区为旅游观光“第一站”的禁令。10 月 14 日,又正式宣布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此项政策实行时设限颇多,后来逐步放宽。台湾当局此举无疑是为缓和两岸关系所采取的带有历史性、突破性、阶段性的变革措施,受到普遍欢迎。

正当“政治革新”发展到关键之际,蒋经国突于 1988 年 1 月 13 日下午

3 时 55 分因心脏病突发病逝台北。当晚 7 时国民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李登辉循“宪政体制”继任“总统”。李登辉继统,各方政治势力对此不以为然,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于谁当国民党中央主席。按国民党体制是“以党领政”。因蒋经国生前未指定接班人,国民党又无副主席设置,故无法循序递进,党章对此也无明文规定,这就为国民党内权力之争留下了真空地带。1 月 27 日,国民党召开中常会,27 名与会中常委经过争论,推举李登辉代理党中央主席职务。

1988 年 7 月 7 日至 13 日,国民党十三大在台北召开。会议正式推举李登辉为国民党中央主席。从而标志着蒋经国时代的结束与李登辉时代的开始。

李登辉自主政至今,在内外政策上已发生明显变化:

  1. 在中国统一问题上,李登辉比蒋经国“灵活”、“务实”,更具主动性。他在宣称“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必须要统一”的同时,又推展“一国两府”主张,以对抗中共的“一国两制”。这在实际上已经背离了蒋经国“一个中国”的立场。

  2. 在大陆政策上,他主张用“新的观念”处理海峡两岸关系和进一步放宽交流限制。但又主张对大陆进行“政治渗透”和谋求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主动权,还未真正放弃“三不政策”与反共立场。

  3. 在对待“台独”的立场上,一方面宣称反对“台独”,又对搞“台独”的人姑息纵容,导致“台独”势力猖獗,“统”、“独”之争白热化。

  4. 在“宪政改革”上,基本维持旧的“宪政架构”,但作适当修补, 实现换届,以利“台人治台”。

  5. 在“外交”政策上,李登辉从“贼立汉也立”的观念出发,背离了“一个中国”的立场,与“无邦交”国家发展半官方或官方关系,来谋求台湾“独立的国际人格”,企图“重返联合国”。这就在实际上走与大陆“分而两立”的道路。

  6. 在党务革新政策上,李受其“一国两府”理念的影响,国民党体制转换将逐步走向台湾化,从而在推展“本土化”政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以“台湾人为主轴,大陆人为辅”的权力架构。

从总体看,李登辉推展的内外政策与蒋经国时代相比较,既有传承、创

新与突破,又有相当部分背离了蒋经国秉持的某些正确立场与政策轨道。此一政策的推展,将给台湾未来社会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使台湾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有所推进,两岸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会使台湾局势更趋动荡,给中国统一增加新的变数。

进入 80 年代之后,台湾经济一方面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自 1980—

1987 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9%。另一方面也面临新的问题:外部遭到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后进发展国家迅速崛起,以及大陆经济体制改革的竞争威胁,致使外贸出口困难,投资长期不振,金融形势严峻;内部传统劳力密集工业失去了优势,原有的经济法规与制度陈旧过时,导致“工业升级”步履艰难,农业继续滑坡。面对上述情况,台湾当局确定了“稳定经济为主”,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发展策略。具体措施是:

其一,提出经济革新的“三化”(国际化、自由化、制度化)方针。即扩大经济活动空间,开放内部市场,促进内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增强对外活动的实质能力;尊重市场价格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创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制订一整套的合理的法规,用法制调节,控制经济金融的运行。“三化”方针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全面转型,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其二,进一步推展“工业升级”、“科技导向”政策,将台湾现有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升级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将台湾初级的、简单的、低层次的、附加价值小而能源消耗大的加工装配工业,升级到高级的、复杂的、多层次的、附加价值大而能源消耗小的高级加工装配工业。通过工业升级, 改变台湾的经济结构,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机制,使其工业赶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水平。为了实现工业升级,台湾当局采取以下若干措施:积极扶植高科技工业发展;继续改善投资环境,放宽投资限制;积极开发新竹科学园区; 积极改进中小企业;加紧培养和延揽高级人才。

其三,开展第二次“土地改革”。继 50 年代初期的台湾农村“土地改革”

之后,台湾当局又于 70 年代至 80 年代展开第二次“土地改革”。此次“土地改革”与第一次“土地改革”目的不同,是解决农业经营管理问题,将土地化零为整,造成“小地主大佃农”的局面,其实质是淡化小农经济,扶植农营资本主义。此举一方面使一小部分小自耕农丧失原有小块土地所有权,而转为雇佣劳动者;另一方面使大自耕农扩大耕地面积和经营规模,促进农业从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为发展台湾农村资本主义经济创造条件。其四,1991 年 2 月,推出了第二期 6 年经建计划,目标是:重建经济社

会秩序,谋求全面平衡发展,以解决社会脱序和经济失衡问题。在这个总的奋斗目标之下,还提出四个具体政策目标: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所得;“厚植产业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升国民生活品质”。第二期 6 年计划是 90 年代台湾当局的一项重点工程,已经和正在引起岛内各界的关注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