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的 7、8 年中,即 1914—1922 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所谓“黄金时代”。所以如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西方帝国主义,主要是英、法、德忙于欧洲战争, 不得不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无论中国和国际上,都出现了空隙,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大战爆发后,双方动员了 7500 万人上战场。千百万工农群众脱离生产, 致使大批工厂倒闭,大片土地荒芜;再加上许多工厂转为军工生产,日用品产量骤减,还有战争的摧残,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特别是民用工业和农业受

到严重破坏,生产力大大削弱。如英国侵略中国的重要行业——棉纺织业, 因纺织工人被征从戎而停业者,极为可观。而且,在战争中这些国家大伤元气,各交战国经济损失总计达 2700 亿美元,许多城市和乡村变成了废墟,大批工厂、铁路、桥梁和房屋被毁坏。尤其是主要交战国英国、法国和战败的德国(光是德国对协约国的赔款,42 年内本利计 2260 亿金马克,平均每年54 亿),战后都成了美国的债务国,一时忙于恢复国内的经济,不得不放松对中国的侵略。这种情况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外国来华船只和商品逐年减少:1913 年各国来华船只为 24491838 吨, 1916 年就减为 18581333 吨,1918 年更减为 14357648 吨。又据海关统计,1914

—1918 年,各国输华商品额,每年都低于战前 1913 年的 586290 千两(海关

两)的数字,其中 1915 年减为 477064 千两,比 1913 年减少了 20.3%。

中国出口的增长:战争使有关国家疏于民用工业生产,忙于军火生产的结果,使过去依赖于帝国主义输入某些工业品的国家,出现了商品短缺,不少订单飞向中国;而且有些欧洲工业国家也由于战争的需要,反而从中国输入某些商品,因此给中国商品开辟了更多的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中国的面粉当时就曾远销欧洲和南洋群岛等地区。战前入超的面粉,1915—1921 年,却平均每年出超百余万担。总的出口情况是:1914—1918 年,出口额逐年有所增加,比 1913 年增长 14.8—20.5%。历年入超的严重情况,获得很大改善,由 1914 年的 2.1 亿海关两,减为 1919 年的 0.16 亿海关两。这是中国

自 1878 年以来对外贸易入超额的最低点。

工业利润显著提高:由于国内外市场的拓展,中国民族工业企业利润迅猛增长。例如,上海申新一厂在 1915 年的实际盈利为 2 万元,1917 年就达

到 40 万元,1920 年又增加到 110 万元。5 年之间增加 55 倍。这就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工商业者的投资,也增加了华侨商人回国投资的兴趣,并使一些军阀官僚以其搜括所得转入工业生产,从而大大地增强工业资本的力量。

这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二个原因是,民初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和政策。那时“投资热”中创设的各项实业,遇到欧战爆发后的发展条件,因而发展速度更快。工业生产,从投资到获利,需要有个周期。若无民初良好的开端,战时的发展必不能取得如此大的成果。这与战争后期投资,战后受到外患东来而萧条的情景,形成显明对比。

第三个原因是,中国人民反对“二十一条”及北洋政府卖国行径所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战争爆发后乘虚而来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例如,日本早期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商品棉纱,从 1904 年起就向

中国倾销,与英纱一起,严重打击中国棉纺业。但是从 1915 年起,中国人民反对二十一条,开展五四运动等,大力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再加上中国政府受此压力而在 1917 年重提战前被日本多次反对而未实行的提高税率5%(从

1919 年 8 月开始实行),使日本在中国廉价抛售棉纱的利益减少了一半①,

终于使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从 1916 年开始逐年大幅度减少,而中国棉纱产量,则乘机(包括英国因欧战而退出中国棉纱市场)大幅度上升。据日本学者统计:1915 年,日本向中国棉纱输出量为 1179360 担,1916 年 1068326

担,1917 年 955798 担,1918 年 360963 担,到 1924 年只剩下 28510 担了。

① [日]井村薰雄:《纺织的经营与制品》,第 44—54 页,1926 年版。

而同期中国的棉纱产量却从 1915 年的 1600 千担,上升到 1924 年的 8300 千担。①

自然,出于帝国主义掠夺的本性,日本并不因此退出中国纺织市场,而是转而在中国大规模投资设厂,并且经营获利更多的棉布,因此从 1918 年起,日本在华纺织厂的织机数扶摇直上,从 1911—1917 年的每年 886 台,上升到 1918 年 1636 台,1919 年 1986 台,1921 年 2986 台;1924 年 5925 台,

到 1936 年抗战前夕,达到 28915 台,是第一次大战结束时的 32 倍。与中国纺织厂对比,1917 年,中国资本的织机数为 4134 台,占中国织机总数的 59%, 日本在这年只占 23.2%;1936 年,中国资本的织机数为 258503 台,比重下降到 43.6%,日本上升到 49.5%①。因此,也反衬出中国纺织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发展,获得了极好的机会。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如下:

首先,厂矿创办数及投资额迅速增加。大战前发展最快的 1904—1909

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有 50 家,而 1914—1919 年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

厂就有 90 家,等于战前历年开设厂矿的总数。又据北洋政府农商部不完全的

统计,全国较大的厂矿公司,1914 年为 146 家,资本总额 4100 万元。1922

年,厂矿公司增加到 379 家,资本总额 16000 万元。公司增加 1.5 倍,资本

增长近 3 倍。

同时,民族工业的机械化程度也有较大提高。1913 年,全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为 4.3 万匹马力,1918 年增到 8.2 万匹马力,增加约一倍。同期,

全部机械动力也增加一倍多。机器入口额从 1913 年 800 万两,增到 1921 年

的 5700 万两。

其次,就工业部门看,轻重工业都有所发展,特别是轻工业发展较大。轻工业中,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又更快。1919 年,这两个部门的资本约占全部工业的 53%,集中全国工人的一半以上。

棉纺织业。大战开始后,洋纱进口量逐年减少。1913 年进口洋纱 263 万担,洋布 10 亿万码。1921 年分别减为 110 万担,6 亿万码。由此,引起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刺激纺织业迅猛发展。1913 年,中国资本的棉纺织厂,全国约有 40 余家,拥有纱锭近 50 万枚,布机 2000 台。1914—1922 年,新增棉

纺织厂 54 家,全国纱锭增加到 150 万枚,布机 6700 余台。②总观 1914—1922

年 9 年中,民族资本棉纺织厂的增加,远远超过了 1913 年前 20 年建厂的总数,在旧中国工业史上只有这一次。

面粉业。1914 年中国的面粉对外贸易额入超还有 700 万两,1915 年就开始转为出超。1920 年出超额竟达 1700 余万两,可见这几年中国民族资本面粉业发展速度之大。1895—1913 年的 19 年中,全国开办面粉厂共计 53 家,

而 1914—1922 年 9 年中,就迅速增加到 108 家,为前 20 年的两倍。①

此外,其它轻工业,如机器缫丝业、火柴、造纸、榨油、制糖等,都有较大增长。

重工业由于战时煤、铁需要量猛增,所以采煤、采矿和冶炼业增长较快。

① [日]井村薰雄:《纺织的经营与制品》,第 44—54 页,1926 年版。

① 〔日〕阿部洋编:《日中关系与文化摩擦》,第 255 页,日本岩南堂书店 1982 年版。

②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第 188 页。

① 陈真:《中国近代史工业史料》第 4 辑,第 112 页。

全国机器开采和土法开采的煤产量,1913 年为 1200 多万吨,其中中国资本的只有 580 万吨;1920 年增至 2100 多万吨,中国资本的也上升到 1080 万吨。

铁的产量,1913 年为 46 万吨铁矿和 9.7 万吨生铁,1920 年分别上升到 133

万吨和 26 万吨。但属于民族资本的冶铁业绝大部分还是土法生产,产量也一直保持在 50 万吨铁矿,17 万吨生铁的水平上,没有增加。

民族资本的机器制造业,也有一些发展。1914—1922 年,上海 5000 元以上资本的机器厂有 14 家,但一般都设备简陋,只能修理机器,装配零件。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普遍出现工场手工业向近代机器工业转化的现象。在纺织业、面粉业、榨油业、制盐业以至矿冶业中,1914 年后,都有大批的手工工场转化为近代工厂。这对于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成熟具有重要的意义。

尽管在欧战期间及其后 4 年中国民族工业有如以上的发展,但其原有的弱点,如轻重工业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特别是津、沪地区发达, 内地落后),依赖帝国主义和外国资本,与封建势力联系密切,总体实力上弱小而未能操纵国计民生等,依然存在,有些方面甚至更严重了。这就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既想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种种束缚,以求自由的发展,又有动摇性和软弱性。

这就是为什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中华民国而进行反袁斗争、护法运动、北伐战争,不断失败,又屡败屡起的经济根源和阶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