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由于群众爱国运动急风暴雨的冲击和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阵营即开始分裂。五四以后,《新青年》移到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政治斗争,对新文学无法兼顾。新文学运动失去了主要阵地。而新文化运动的骨干,有的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参加了无产阶级先锋队,主要从事政治运动去了;有的则变为资产阶

① 毛泽东:《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革命前途的影响》,《政治周报》,第 4 期;《帝国主义最后的工具》,《政治周报》,第 3 期。

② 《醒狮派——最反动势力的结晶》,《中国青年》第 97 期。

级右翼,也把主要精力从事反对共产党和工农运动的活动,成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附庸。于是,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便在文学战线上活跃起来。他们在中国革命运动的推动下,继续发展新文学运动,新兴文学社团和文艺刊物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据不完全统计,1921—1925 年,全国先后成立新文学团体 130 多个,文学刊物不下 100 余种,新文学著作和译作约千种。

这些新文学社团派系十分复杂,但也有共同特点,即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非常憎恨,“呐喊”着勇敢地予以攻击。但是,他们对于新兴的无产阶级力量及其前途,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彷徨”于十字街头。正如鲁迅在评论 1924 年的语丝社时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①然而,由于当时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 他们的文学活动也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配合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

鲁迅是这时期新文学运动的旗手。1918—1926 年间,他陆续创作出版了

《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华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集》等专集,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 年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他用文艺作武器,猛烈抨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御用文人的倒行逆施和他们的丑恶嘴脸,热情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因此不断受到反动势力的迫害。1926 年 8 月,他又因被反动当局通缉, 南下厦门大学任教;1927 年 1 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政变后,他愤而辞去中大一切职务。他痛心地目睹了青年之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的事实,受到深刻教育,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共产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在众多的新文学社团中,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文学研究会由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等 12 人发起,1921 年 1 月成立

于北京,后迁上海。参加者有朱自清、谢冰心等 170 多人。其出版物有《小说月报》、《文学周报》、《文学旬刊》等,并编印《文学研究会丛书》100 多种。

文学研究会在其宣言中说它的主要目的是:联络感情,增加知识,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比较散漫的团体,没有统一的主张。以茅盾(沈雁冰)为代表的一部分会员积极提倡“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文学应该反映时代、环境、人生,关心劳苦大众的疾苦,“担当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的重大责任”①,宣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②。因此他们积极参加了反对文坛上的复古派、唯美派、颓废派等反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斗争。而另有一部分会员则提倡脱离现实的艺术。由于这种状况,1925 年五卅运动后,革命高潮到来时,这个散漫的团体就分化了,至 1932 年《小说月刊》停刊,该会无形解散。其中一部分人仍然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走向革命文艺阵营。

① 《鲁迅全集》,第 4 集第 131 页。

① 茅盾:《大转变时期何时来呢?》,《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第 165 页。

② 《文学研究会宣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 71 页。

创造社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留日学生酝酿发起,成立于 1921 年夏,先后出版过《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

《创造月刊》、《创造丛书》等。

创造社初期的文学主张受歌德、海涅、拜伦、雪莱等外国浪漫派思想的影响,反对功利主义,崇拜自然,尊重自我,提倡灵感和天才,具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倾向,认为“文学上的创作,本来只是出于内心的要求,原不必有什么预定的目的”,应该“除去一切功利的打算,专求文学上的全与美”。但是,创造社的成员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感受较深,对中国的军阀政治也极为憎恨,有强烈的反抗性和革命性,因此当革命高潮到来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直接投身于革命斗争,并改变文艺观点,强调文学为社会乃至于为革命的思想。1923 年,郭沫若写道:我们“要激起一种新的运动”,文学“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打破从来因袭的样式而求新的生命之新的表现”;“我们的运动要在文学之中爆发出无产阶级的精神”,“如暴风一样唤号”,“火山一样爆发,要把一切的腐败的存在扫荡尽,烧葬尽。”③。1925 年以后,在大革命形势推动下,创造社明确提倡“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郭沫若在 1926 年 4 月写道:“每逢革命的时期,在一个社会里面,至少是有两个阶级的对立。⋯⋯你假如是赞成革命的人,那你做出来的文学或者你所欣赏的文学,自然是革命的文学,是替被压迫阶级说话的文学,这样的文学,自然成为革命的前驱。”他号召青年做一个“革命的文学家”,“到兵间去,工厂去,革命的漩涡中去”,搞“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文学”;不要成为“一个时代的落伍者”,放弃在现制度下求不到的“彻底的个人自由”;“你们不要以为多饮得两杯酒便是什么浪漫的精神,多诌得几句歪诗便是天才的作者。”①

此外,还有语丝、未名、南国、弥西、沉钟等社团,也以各自的特色, 对这时期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充满着斗争,除了与前述的“甲寅派”、“学衡派” 和“现代评论派”斗争外,还与惯写才子佳人题材而得名的“鸳鸯蝴蝶派” 斗争。该派滋生于“十里洋场”的上海,风行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他们声称自己的文学创作宗旨是:为了自己游戏和消遣,也是为着供读者娱乐和消闲。因此,其少数作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社会黑暗、家庭专制和军阀横暴,有进步的意义;在文学表现艺术上也为丰富中国文学流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总倾向不外乎“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新的才子十佳人”②,其作品大都内容庸俗、思想空虚,“言爱情不出才子佳人偷香窃玉的旧套,言政治言社会,不外慨叹人心日非世道沦夷的老调”。③

因此,当五四以后,革命形势逐渐高涨时,鸳鸯蝴蝶派的消极作用就日益突出,对于开始觉醒的人民起着麻醉和迷惑的作用。尤其在复古逆流中, 他们也乘机积极活动,与新文学争夺读者。他们主办了数十种期刊杂志,并掌握了不少报纸的副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1921 年 3 月复刊的由王纯根、周瘦鹃主编的《礼拜六》周刊(这时的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对此,

③ 《我们的文学新运动》,《创造周报》,第 3 号。

① 《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第 1 卷第 3 期。

② 鲁迅:《上海文艺一瞥》,《文艺新闻周刊》,第 20、21 期。

③ 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第 13 卷第 7 号。

鲁迅及文学研究会的沈雁冰、郑振铎等,对“礼拜六派”的错误主张和消极作用,进行了严肃的批判。创造社和其它进步文学社团也都积极参加并支持对鸳鸯蝴蝶派的斗争。因此,该派的刊物和作品进入 30 年代以后便逐渐衰亡了。

以上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为 30 年代左翼文艺和革命文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