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次革命及其失败

袁世凯北洋集团与同盟会的争斗,以及他们与立宪派政党和地方实力派的矛盾斗争,除了对各省的地盘之争以外,还表现在中央统治机构的内阁和议会中。斗争的焦点是民主与独裁。袁世凯以北洋军为后盾,要实行总统军事独裁制,同盟会则要保卫民国和约法,坚持民主共和制。其他政治势力必须对此作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袁世凯上台后,第一场斗争就是责任内阁问题。责任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它是《临时约法》所规定的,也是同盟会所坚持的重要政治原则之一。参加内阁的同盟会阁员宋教仁和蔡元培等,对实行责任内阁满腔热忱。但是,袁世凯则要把内阁变成他实行独裁统治的政治工具。所以在组织内阁时,袁世凯竭力坚持由他的幕僚出任内阁总理。第一任总理由唐绍仪出任,是因为唐曾是袁的同僚。袁以为唐对于他必言听计从。不料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唐绍仪,自参加南北和议以后,在革命党人的影响下,思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也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并认为要实行共和立宪,必须取与同盟会合作的现实态度。所以他担任总理以后,便以“调和南北”为职志,国务院“每有要议,必就商于蔡(元培)、宋(教仁)二君”①,对袁世凯的独裁行为,如在用人和借款等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抵制。这就引起了袁世凯的猜忌,经常煽动内务总长赵秉钧和陆军总长段祺瑞与唐对抗,在参议院内,统一党和共和党的议员,也因要打击同盟会而准备弹劾唐绍仪,致使唐无法供职,被迫于 6 月 15 日辞职。

① 《政界内形记》,《远生遗著》卷 2,第 9 页。

6 月 27 日,袁世凯任命原外交总长陆征祥为内阁总理。陆表面上无党无派,由他组阁,可收“超然总理混合内阁”、欺骗舆论之效,实际上一切听命于袁世凯,因此同盟会阁员农林总长宋教仁、教育总长蔡元培、司法总长王宠惠和工商总长陈其美等联袂辞职,以示抗议;参议院也进行抵制。袁世凯竟动用军警胁迫参议院通过陆征祥组阁案。之后,议员们又纷纷弹劾陆征祥,逼陆辞职,袁世凯另任命其私党赵秉钧为总理,更受到同盟会等方面的反对。袁世凯遂邀请孙中山、黄兴出面调解。

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后错误地认为:“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②。因此他表示今后决定舍弃政治斗争而专注于提倡民生主义,发展实业。为此,他从 1912 年 4 月起, 周游各省,发表演说和谈话,宣传他的思想,还身体力行,提出了十年内修筑二十万里铁路的宏大实业救国计划。

袁世凯表面上支持孙中山的铁路计划,以笼络孙中山,企图利用孙中山和黄兴的革命影响,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在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就曾致电孙中山,要孙解职后,尽快北上担任最高顾问。对于黄兴,也同样如此。但均被拒绝。唐、陆内阁风潮相继发生后,袁世凯为缓和同盟会的反对, 再次派人到沪殷殷相劝。孙、黄从巩固新创民国的良好愿望出发,调和袁与同盟会日益激化的矛盾,答应北上。

8 月 24 日,孙中山先期到达北京,受到国家元首规格的隆重接待,并在

9 月 9 日被授予筹划全国铁路全权。与袁世凯两次会谈后,孙中山认定袁世

凯“可与为善,绝无不忠民国之意”。于是,黄兴在孙中山的电促下,于 9

月 11 日到京,同样受到袁世凯的“热情的欢迎”。

孙中山在京近一月,与袁世凯晤谈 13 次,虽然在保护革命势力和巩固共和制度等原则问题上未作让步,但一是由于如上述对当时形势认识错误,二是被袁世凯“热情”、“谦恭”所迷惑,还是帮了袁世凯的大忙。谈话中袁世凯总是“谆谆以国家与人民为念”,表明自己并无野心,只求“与诸君子共谋社会上之事业”。孙、黄则利用一切场合呼吁停止党争,劝说革命党人平和对待政府,“赞助袁大总统谋国利民福之政策”,并在悬而未决的组阁问题上,应袁世凯的要求,孙中山出面劝说革命党人同意梁如浩任外交总长; 黄兴同意赵秉钧为正式总理。黄还极力拉袁世凯入党,作国民党首领,又遍邀国务员全体加入,企图组织所谓清一色的“国民党内阁”。孙中山甚至向袁世凯作出“十年以内,大总统非公莫属”的保证。

孙中山、黄兴身为革命领袖,如此热心“调和”并公开表示信任、拥护袁世凯,客观上麻痹了革命党人和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帮助袁世凯摆脱了困境。而对于孙、黄“调和”的初衷来说,却是事与愿违的。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孙、黄“调和”、停止党争的呼吁,脱离实际, 没有什么号召力。孙、黄还未离京,争斗烽烟又起。

唐内阁垮台,使同盟会认识到,要实行责任内阁须有政党作保证。为此, 6 月 28 日,同盟会本部召开全体职员会,正式议决“绝对主张政党内阁”①, 企图以此加强对袁世凯的限制。袁世凯则相反,为便于操纵、牵制,极力主张组织“超然总理混合内阁”,反对政党内阁。于是,双方斗争又升级。在

② 《中华民报》,1913 年 4 月 7 日。

① 《同盟会之宣言》,《正宗爱国报》,1912 年 7 月 2 日。

这场斗争中,由于孙中山已舍弃政治斗争而专注发展实业。同盟会的宋教仁站在最前线。他认为要实行政党内阁,同盟会必须联合一切可以争取的政党, 组成“强大真正之政党”,即议会中第一大党。于是在宋教仁的实际主持下, 8 月 25 日,同盟会联合几个政党,成立了国民党。

国民党成立后,立即与袁世凯展开激烈角逐。如关于省长,袁世凯坚持由中央任命,国民党坚持民选;关于宪法,国民党坚决主张由国会自定,任何人不得随意干预,袁世凯则坚持各省都督参加“讨论宪法大旨”,控制制宪权;国民党坚持先定宪法后举总统,袁世凯则反之,等等。结果,1912 年12 月至 1913 年 3 月的国会选举,国民党以较大优势获胜,国民党组阁,大势已成。孙中山兴奋地说:“足见国民尚有辨别之能力,亦可见公道自在乎人心。”

如此,国民党成了“完成共和政治”的中坚和袁世凯实行独裁政治的最大障碍。袁世凯必欲去之而后快。1913 年 3 月 20 日,就在国民党满怀胜利的喜悦,准备组织责任内阁时,他派人收买凶手,在上海车站刺杀了宋教仁。而且,此案很快真相大白,袁世凯是元凶,全国为之震惊。

宋教仁被刺惊醒了国民党人。正在日本考察的孙中山终于看清“袁氏将拨专制之死灰,而负国民之付托”①的真面目,立即回国,1913 年 3 月 25 日到上海,当晚召集国民党人紧急商讨反袁对策。然而会上发生了意见分歧: 孙中山等主张武装讨袁,并且要快,先发制人;黄兴、陈其美等主张“法律解决”,即通过国会、司法,按法律程序推倒袁世凯或“以其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暗杀袁世凯”,以免战争糜烂大局。孙中山对法律解决及暗杀皆不以为然。在掌握兵权的南方各省国民党都督中,也分成这样两派, 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等主战,其他一些都督或反对,或不积极, 有的同盟会老人如谭人凤等甚至主张南北调和。因此,延误了时机。

正当国民党内争论不休时,袁世凯在取得帝国主义财政支持后先发制人了。他沿津浦、京汉铁路紧急调兵遣将,向南方革命党人作出两面夹击的军事部署:5 月中旬,安排北洋第六师(师长李纯)以攻取江西为目标,进驻兴国、蕲春、田家镇一线,前锋进驻武穴、小池口战略要地,与江西码头驻军隔江对峙。月底,又派北洋第二师(师长王占元)自保定南下,进驻湖北孝感,为六师后援。同时,又把倾向革命的驻上海一带的海军舰队调往烟台, 进行收买,使其改变立场。袁世凯一面作此军事部署,一面就向国民党宣战: “现在看透孙、黄,除捣乱外无本领”;“彼等若另行组织政府,我即敢举兵征伐之!”①6 月,先后免去赣督李烈钧、粤督胡汉民、皖督柏文蔚之职。

内部涣散的国民党,这时才慌了手脚,仓猝应战。黄兴部署湖北首先发难。但由于准备起兵时叛徒告密,机关被破坏,詹大悲仓促起事,被黎元洪派军各个击破,遭到大屠杀,幸存者都投奔江西李烈钧处。

7 月 11 日,李烈钧奉孙中山指令,从上海秘密回到江西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于次日宣布独立,声讨袁世凯。如此,江西首先举起了讨袁大旗。

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响应。黄兴在策动湖北起义失败后,被江苏革命党人迎到南京。他们掌握了第八师,于 7 月 15 日逼迫都督程德全宣布江苏独立,

① 《陈英士致黄克强书》。

① 《时报》1913 年 5 月 14 日。

并任黄兴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接着安徽(柏文蔚)、上海(陈其美)、广东(陈炯明)、福建(许崇智)、湖南(谭延闿)、四川(熊克武)等,先后宣布独立反袁。但是,由于革命发动前国民党内部的纷争,各地独立后, 一直未建立起一个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和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为了争取同盟军,7 月 12 日他们竟在南京推举岑春煊为讨袁大元帅,节制各省都督和讨袁军总司令,连孙中山这样一面比较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旗帜,都不敢打出来。结果岑并不上任,二次革命实际是各地各自为战,这就决定了它必定失败的命运。

7 月 11 日晚,江西讨袁军司令部成立后,即决定先发制人,掌握主动。

12 月,林虎部队首先在沙河向北洋军李纯部发动进攻。由于讨袁军怀着对袁世凯的强烈仇恨,奋勇杀敌,初战告捷;打得李纯“左撑右持”,“力尽智穷”①,不断电告袁世凯求援。袁急令段芝贵支援,又有汤芗铭率海军督战, 讨袁军三面受敌,寡不敌众,形势急转直下。李烈钩且退且战,等待湘、粤援军,但援军迟迟不来。在李烈钧退到南昌时,湘督谭延闿见江西败局已定, 取消湖南独立,向袁世凯输诚,并致电李烈钧说“微服过宋,古有名训”, 劝其脱离部队取道湖南出外流亡。李和林虎先后亡命日本,部队由谭延闿电请袁世凯同意,由湖南收缴遣散。江西讨袁军失败。与此同时,湖南革命党人对谭延闿取消独立不满,于 9 月 9 日再次发动独立,进攻都督府,被谭镇压。湖南讨袁也失败。

其他地区的讨袁战争以上海、南京最激烈。上海方面,由陈其美率部攻打北军驻守的制造局。7 月 16 日,吴淞要塞司令姜国梁宣布独立,形势一度对讨袁军有利。但接着袁世凯以巨款收买海军,各国列强和租界当局也都支持袁世凯,不许讨袁军进驻租界。闸北英军甚至将蒋介石率领的 207 名讨袁军缴械。8 月 13 日,讨袁军在水陆两路和中外反动派的四面围攻下完全失败。

上海讨袁战局受挫时,江苏都督程德全就惊慌失措,取消南京独立,进而到苏州办公,停止沪宁铁路交通,使反袁中枢南京腹背受敌。黄兴眼看失败局势无力挽回,7 月 28 日,悲愤中出走日本。同日,讨袁军大元帅岑春煊发表声明,表明“维持和平”心迹,辞职,离沪赴粤。8 月 2 日,孙中山也离沪南下。

就这样,二次革命本来很脆弱的中枢也瓦解了,从而加速了讨袁阵线的崩溃。

由于袁世凯一再电令北军对取消独立的军队也要“勒令缴械,诛其渠魁”,逼得革命党人何海鸣等再度率部占领江苏都督府,恢复独立,并誓死血战,进行了英勇的南京保卫战。南京的锁钥天堡城,五得五失,伤亡惨重。9 月 2 日,何海鸣率残部在雨花台进行最后一战,伤亡殆尽。

安徽、福建、广东 3 省的讨袁斗争,也由于敌强我弱,内部叛乱,相继失败。四川独立后,袁世凯令鄂督黎元洪、陕督张凤翙、滇督蔡锷、黔督唐继尧“酌拨劲旅,会合兜剿”。9 月 12 日,黔军占领重庆,熊克武日前出走, 最后一支讨袁军溃散。至此,整个二次革命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二次革命失败后,农民反袁斗争白朗起义还坚持了 1 年多。袁世凯上台后,在加强其专制统治同时,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横征暴敛,摧残民生,

① 《李纯报告战况请援电》(1913 年 7 月 12、13 日),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较清朝为尤甚。”①于是激起人民群众强烈的不满和反抗。从 1912 年起,山东、山西、江西、四川、甘肃等地多次爆发群众斗争,其中规模最大、坚持最久的是白朗领导的河南农民起义。7 月,二次革命爆发,白朗见北洋军大批南调,乘虚南下,攻克鄂北重镇枣阳,并与革命党人取得联系。孙中山、黄兴都曾给予指导和帮助。但由于双方阶级的局限性,两支革命力量没有紧密结合起来。1914 年 5 月底,义军进入甘肃,因与回、藏等少数民族关系没有处理好,陷入困境。8 月,白朗率百余人回家乡河南宝丰,不久被围攻失败。

在“二次革命”迅速被镇压下去的情况下,白朗起义坚持 3 年之久,纵

横驰骋中原 5 省,沉重打击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显示了中国农民强大的革命力量。

二次革命的发动和失败,再次表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软弱性。他们渴望民主共和制度,但没有力量保卫它。而且随着这次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遗留下来的成果几乎全部丧失。袁世凯和占领南方各省的北洋军阀及其附庸,大肆屠杀革命党人,使革命派大伤元气。接着国民党被解散,国会亦解散,临时约法被撕毁,恢复独裁恐怖统治。这是一年多来革命党人调和妥协倾向的恶果。中国资产阶级虽然参加了辛亥革命,但是,由于他们的经济力量十分弱小,又受到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制约,因而无力支持坚决、长期、大规模的革命战争,尤其害怕列强的干涉。因此,他们不愿意重走辛亥革命的路,希望以妥协改良来维持民主共和制度。再加上他们脱离广大市民特别是农民群众,而往往依靠投机动摇的军阀、官僚和政客,所以难与强大的中外反动势力相抗衡。

二次革命也暴露了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腐朽与没落,加速了袁世凯的没落。袁世凯在击败革命党人以前,是小心谨慎的。他把尽可能多的中间分子笼络在自己的身边。但是,随着军事顺利进展,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他忘乎所以,一面猖狂地屠杀革命派,一面把原先的同盟者推到一边,走上了众叛亲离的道路。而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也从中开始酝酿。

袁世凯代表近代中国正在发展中的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个阶级刚从大地主阶级转化而来,还拥有大量封建特权。它又是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就是说,它既不愿放弃陈腐的封建主义,又离不开帝国主义的支持。因此这个阶级的品性极为腐朽,目光短浅,气量狭小,与清朝末年相似,拒绝任何改良,决不与民族资产阶级分享权力。因此,它的统治也不可能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