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五次产业革命与信息
信息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性的劳动资料(指生产资料,如机器、设备、仪表等),如能处理任何离散形式信息的可编程数字计算机。今天,又出现了纳米技术。而纳米技术则使数字计算机建立在分子电子学基础之上。如果说, 90 年代计算机芯片的大小有如一幅巨大的风景画,那么纳米计算机就像画中的单个建筑物。
劳动资料的信息属性可以称为生产的神经系统。它们为现代社会生产提示了比劳动资料的机械属性更有决定性的特征,如劳动资料的信息属性在生产中居主导地位,标志着现代社会生产已由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劳动资料的信息属性发展程度,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达程度的测量器。劳动资料的信息属性增长,是第五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历史特性。
信息革命促进了资料信息属性发展,从而促使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比过去更加紧密地凝结在一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特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结合的形式,体现在变革社会协作方式的推动力量。总之,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结合,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样,信息革命必然引起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变革,所以是又一次产业革命,即第五次产业革命。
信息网络,是使许多同时工作的不同计算机之间能方便地交换信息的通路。随着计算机应用多样化的增长,机器之间猛增的信息流量需要由更宽畅的通路来容纳。这样的通路,即人们通称的信息高速公路。
在人们真正认识到劳动资料信息属性的增长是第五次产业革命和信息社会的特征后,必须要深入地探讨什么是表示、传送和处理信息的最佳技术途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能较完整地表示概念,能较迅捷地传递概念,能以符合人的认识过程的方式对概念进行加工的方法,就是较理想的信息表示和处理的途径。
多媒体技术是目前正在发展的灵境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灵境中,人和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将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体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和各种信息应用系统的普及,人类对信息的获取、传送、存储和处理的智能化必然会出现更强烈的需求。人们既要充分发掘现有的冯·诺依曼式的计算机的潜力,又要设法克服或“软化”使用这种计算机所必须遵循的有关“可计算”的三个前提条件,例如,人们希望不仅可用定量的方法,也可用定性的方法描述被求解的问题;用户不仅可以向机器提供已有的成功算法和知识,也希望机器通过推理和学习向用户提供问题求解的途径;人们还盼望能研制出功能更为强大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以支持对
更为复杂的问题的求解。这就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研制各式各样的智能化计算机系统和智能应用系统的原因。
总之,信息表示和处理的单维性与地域性是影响劳动资料信息属性增长的瓶颈之一。第五次产业革命的客观需求强烈地促进着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推动着多维化、智能化的广域信息网络的发展。这一网络的投资将达数千亿元,所需设备又值万亿元以上,所以它是一项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