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态势
1992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12.8%,1993 年为 13.4%,这是国际上发展的最高速度。
十多年来,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尤其是随着强化环境管理“九项制度”的深入贯彻,我国工业污染防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980~1991 年工业总产值增长 4.52 倍,而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从 358 吨减少到 101 吨,固体废物产生量从 6.43 吨减少到
2.51 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从 8327 万吨/年提高到 22284 万吨/ 年,成绩是非常明显的。同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一些城市的环境质量初步得到控制,自然资源和农业环境的保护得到了加强,主要江河水系干流和主要海域的水质基本良好。总的来讲,我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济翻番,环境污染也翻番”的严重局面。
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也表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欠账甚多,环境质量形势并不乐观。1992 年,环境污染出现了令人警惕的增长趋势:尘增长 7.6
%;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 3.9%;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 9%;工业固体废弃物增长 5.1%。各类开发区从 117 个增到 2700 多个,占地 1.5 万平方公里,80
%都是耕地;人均城市绿地由 4.1 平方米下降到 3.9 平方米;乱砍滥伐,乱捕滥杀之风又起,乡镇企业的污染尚未得到控制,总体仍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
- 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态势
目前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破坏形势十分严峻。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引起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和自然生态的严重失衡,致使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经济损失惨重,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破坏突出表现在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物种灭绝和农村
生态环境恶化四大方面。
- 土地退化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年来我国的土地沙漠化急剧发展,50~70 年代的年均扩大面积为 1560 平方公里,到 70~80 年代已发展为 2100 平方公里,总面积已由 70 年代中期的 17.6 万平方公里增加
到 80 年代中期的 20.1 万平方公里。
我国还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初期全国水地流失面积约 15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1/6。40 年来初步治理了 50 多万平方公里。但是,由于森林采伐、草原过载以及开荒采矿、筑路等又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目前流失面积已达 179 万平方公里。
同时,我国的耕地退化也十分突出。长期以来,不少地区重用轻养,已使耕地地力衰退,土质下降,如原来土地肥沃的东北北大荒黑土带,经多年农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先的 5%~8%下降到 1%~2%,而理想值应当是不小于 3%。由于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全国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 万亩。
- 植被破坏
我国曾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长期的乱砍滥伐,已成为世界上少林国家之一。据 1989 年统计,全世界森林覆盖率 31.3%,我国仅 13.92
%。尽管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由于保存率低,管理不严, 森林破坏还是比较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一时难以恢复。林地被占现象严重,1984~1988 年全国每年有 750 万亩林地被侵占,成为非林地,而 1989~1991 年达年均 837 万亩,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国的草原也面临严重退化。几十年来,由于利用不合理,过度放牧, 管理不善和重用轻养,已导致了草原不断向退化、沙化、碱化发展,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三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 物种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 10%左右,其中约有 200 个特有属。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冲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致使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相当数量的物种已经绝灭。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 4600 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高等植物的 15%以上,近 50 年来
约有 200 种高等植物灭绝。野生动物中约有 400 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由于长期的酷渔滥捕,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也十分严重。
-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化肥、农药生产使用大国。1992 年全国化肥施用量已达 2930.2 万吨(折纯),其中氮肥 1756.1 万吨,磷肥 515.7 万吨,钾肥
196 万吨,复合肥 462.4 万吨。农药使用量达 22 万吨,品种 150 多个。我国
平均亩施化肥 13.9 公斤,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1 倍多,在一些高产地区,每
年施用农药次数 10 余次,每亩用量高达 1 公斤。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与此同时,伴随着乡镇工业迅速发展,乡镇工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日益突出。根据 1989 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分析,乡镇工业中几乎包含了各种污染类型,主要污染行业有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制革、金属冶炼、土硫、土焦、炼砷、建材、食品加工、石棉等。全国有污
染型乡镇工业企业 57 万家,其中主要污染行业企业总数高达 36 万家。由于乡镇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三废”治理能力低,其排放废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在全国工业废水废气的主要污染物中占据有较大的比例。如挥发性酚占 43%,烟尘占 28%,氰化钾和 SO2 占 20%。据专家预测,由于乡镇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到 2000 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将达到 44~81 亿吨, 废气排入总量将达 3~6.3 万亿标立方米,固体废物排放量将达到3788~5893 万吨。
- 环境污染态势
- 燃煤形成的大气污染仍是严重问题
全国 500 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真正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只有四、五个, 不到 1%。中国是燃煤大国,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不足 1 吨标准煤),仅为世界人均的 1/4,发达国家的 1/10。到本世纪末,中国原煤产量将达到 14 亿吨。
按目前除尘效率计算,全国排尘总量将超过 3000 万吨,尘的污染更加严重。为此必须大力推行清洁煤的利用和加强城市基础建设,主要是城市集中供热。
若把当前原煤入洗率提高到 28.6%,仅设备投资就要 40 多亿元,洗煤加工费 14 亿元。到 2000 年我国城市气化率达 55%,集中供热面积达 4.7 亿
平方米,则需投资 260 多亿元。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我国一直未加控制,其排放量随燃煤量不断增加, 造成局部地区酸雨污染日趋严重。两广、四川、贵州大部分地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两广、四川、贵州酸雨使粮食减产 5
%~10%,加上生态破坏,每年直接与间接损失高达 160 多亿元。
到 2000 年工业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将达 2057 万吨(日本预测为 5600 万吨),到时污染更加严重。
我国大中城市汽车尾气的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广州市中心氮氧化物浓度超过 0.12 毫克/米 3,旧城区民警咽炎发病率达 72.3%。按目前发展速度到2000 年广州市 CO2 排放总量可达 30 万吨/年,NOx 达 3 万吨/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发生烟雾事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为此汽车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到 2000 年制造业增加成本将达 5~25 亿元。
- 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全国七大水系中有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淮河、滇池污染已十分危急, 这是全国性的大问题。滇池由于藻类覆盖,昆明市第三自来水厂被迫停产 43
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4000 多万元。另外,使鱼类减产,造成居民饮水困难
等,近几年由于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3.75 亿元。黑龙江的松花江,山东的小清河、南四湖,广东的珠江、深圳河、惠州西湖,安徽的巢湖,江苏的奎河、濉河等水域污染都很严重。
我国工业废水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 70%,直接排入江河湖库和近海的工业废水量约占废水排放总量的 70%,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长较快。
1981~1990 年,工业废水年均增长率为 0.75%,生活污水平均增长率为
- %。这说明我们确实大大减缓了水污染加重的势头,但并没有控制住水污染加重的趋势。
据 15 个省市 29 条江河不完全统计,有 2800 公里长的河流鱼类基本绝迹,有渔业价值的中小河流有 50%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同时由于河口的污
染,溯河性鱼虾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内湾渔场荒废,滩涂鱼贝类遭到严重破坏。多年来,过量开采地下水已造成 30 多个城市的地面沉降问题日趋严重。
- 噪声污染
我国的噪声污染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十分严重,各城市间声级差距缩小,基本在70~76 分贝。据 42 个城市监测,92.8%的城市平均声级超过限值。
我国多数城市的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呈恶化趋势,各类功能区的噪声污染均十分严重。
- 固体废物污染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堆存量呈增长趋势,综合利用率虽逐年提高,但赶不上产生量的增长,随着堆存量的增长,目前全国遭受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的耕地已达 1000 万公顷。
工业固体废物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其扬尘污染大气,其渗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其堆存污染农田,造成土壤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