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对开展中国环境信息业的建议

(一)世界信息业发展趋势

  1. 全世界文献产量

全世界每年出产的文献数量在持续增长。令人惊奇的是,当今这种增长的势头却比人们预计的低得多。60 年代和 70 年代期间文献期刊的数量和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增长。这以后,在 80 年代,文献期刊增势开始下降。虽然新生刊物的数量还在继续上升,但是停办的刊物数量也在上升。同时,人们注意到每期刊物所登载的论文数量在某些领域增长缓慢,在其它一些地方甚至下降了。

人们在问,这种下降的现象是否是暂时或短期现象。最现实的解释是虽然在常规出版物上刊登的论文数量在缓慢地减少,但是以电子形式出版的论文数量却激剧增长。可以想象任何一个有一台个人计算机和一台高质量的打印机的人就能摆弄着“出版”刊物。这种情况下要求解决文献出版的质量控制问题及文献本身的控制问题,可是解决好这些问题却十分不容易。

期刊的主要采购者是图书馆。在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图书馆的预算都十分紧张。图书馆每年不得不减少订购刊物的数量。减少订购意味着期刊销量减少,销量减少就导致价格上升。现在有些期刊的订数在 200 册甚至 100

册这样低的数字下挣扎。大约 15 年前有人断言印刷型的出版物会很快消失, 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这种现象会持续多久,没有人敢轻易做出决定。但是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所有的人,包括出版商在内,似乎都不敢肯定今后将向何处去或什么时候才会发生人们所预言的情景。尽管如此,大家还一致认为未来是应用信息技术的时代。一旦一家像 Elsevier 公司一样的大型出版商决定大规模推行新的出版系统,肯定会有一段进行新系统试验的时期,可能这段时期不是很长,但经过这段时间,新的模式也许就成立了。从过去的经验看,我们也许可以预言一种信息模式不管它是印刷型的还是缩微的或是电子型均很难完全取代另一种信息模式。相反,每一种新兴的模式都只是加入到现有的信息模式大家庭中而成为其中的一员。这种现象使得从事信息加工处理的人们感到众多的信息手段非但没有减轻他们的负担,反而觉得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还有一个没被人们注意的现象是欠发达国家中尽管文献出产量也在增加,并且尽管这些国家占人口的大多数(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所占比例也日益增大),可是在过去的大约 10 年间,这些国家在世界文献出产量中所占

份额却一直没有增加。实际上,大约 10 年前有研究表明这种份额还下降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期刊数量增加的部分是由于评论性文献的增加而造成

的。看一看浩如烟海的一次文献,就不会对有如此之多的评论文献感到惊讶了。

非文献型数据库(数值型、统计型和商业型)近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非文献型数据库的使用率大大超过了文献型数据库。

  1. 信息技术:电子存取与检索及通讯

在电子存储技术和通讯领域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具备强大存储能力的个人计算机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文件以电子形式被记录在计算机中。电子文件既可以用来进行远程传送也可以存放在磁盘上已经是很普遍的事儿

了。CD—ROM 光盘的网络化近来进展迅速,尽管早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里说一个发展最快的领域,它就是传真。传真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深入到许多家庭中。最近,传真与计算机实现了相互联接,其输入和输出可由计算机来控制。我们还没有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其它方便,如人们可以坐在家里通过联网的计算机检索全球的信息;人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

现在还不清楚 CD—ROM(光盘)是否将在信息世界中能占一个永久的位置。如果存在某个转换装置当需要声音记录信号时就转接到数字式磁带上, 整个情形也就不一样了。无论如何,CD—ROM 还没有能力储存非常大量的文本,运行多个 CD—ROM 的驱动装置又不便宜。进而,在文献出版后到被录入到 CD—COM 上发行总存在一段时间延迟,因而 CD—ROM 相对联机检索总是处于不太受人们青睐的不利位置。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更注意信息的及时性。即使如此,信息机构目前除了投资装备 CD—ROM 设备以外别无选择。几年之后如果一种全新的设备问世,这些机构也许又必须更换现有的设备。上述情况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也许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但是在穷国已经花巨款建设起 CD—ROM 系统后,很快更新设备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1. 信息市场

信息市场是目前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在某些领域,如金融信息市场已经存在,在其它方面的如研究信息领域的市场还只处在雏型阶段。信息被当作商品来对待的日子究竟距今还有多长时间,这是人们在争论的问题。如果有更多的信息能广泛为人们所用的话这将是与国与民都有利的事。既然有利,付一定的费用也是当然的,可是这一点尚没有为人们普遍接受。发展中国家为了经济和其它的领域,都对研究类信息包括文献参考资料、文件资料或加工信息提供经费补贴。

不管怎么说,信息市场不是像其它商品市场那样。自由市场的概念在 80 年代里根和撒切尔时期很流行。市场作用及市场作为“杀手锏”包医百症的思想现在已不再为人们普遍接受了,人们在问在想:对市场价值的盲目追求会带来和已经带来多大的损害?

对信息业的收费问题也是人们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难题。收什么费?向谁收费?收多少费用?计算收费所采用的根据是什么?这些都是令人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收费的多少由以下因素决定:回收成本,赚取利润,将需求控制在最低的限度或取消不必要的需求,或获取市场信息。最后这个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目的,因为当收费付费双方没有异议的时候,人们还总是乐意为他们需要的东西付费的。

  1. 国际化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这个世界的其它部分完全隔绝,无论这种隔绝是政治上的或者是经济上的。人们现在对世界大事的关心的程度在 40 年以前也许是不可思议的,大国的贸易与金融活动能影响和波及别的国家。跨国公司的崛起削弱了个别国家的强权政治能力。如果不博采它国之长,就不能生存下去更谈不上兴旺发达。由于在电子技术和通讯领域的革命使得大多数信息已经借助电子形式走向世界各个地方,并以任何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随之而来的是,在当今,任何一家信息机构(或是一个国家)其藏书不多尚能维持运行,但离开了适用的设备和先进技术就寸步难行了。信息手段现代化是大势所趋。

  1. 文献型检索

这是要重点探讨的领域之一。许多大型文献型数据库如: MEDLINE 和BIOSIS 从一开始就是国际性的。同时一些英美数据库收容的内容多偏重英文资料,但也开始逐步扩展其收容范围了,由于经济的原因和其它的原因,数据库不可能也不会无限扩大;各个数据库相互补充,如有专业不同的库、小语种库及某些国家的资料专收库(如中国资料库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信息服务和系统的含义很明显。它们必须能使全世界都能检索到数据库,且必须保证以简便易行的方式做到。如果告诉用户他们要查找的资料好象在好几个数据库中都有,要求用户每个库都去查询,并且还得使用各不相同的软件,这是不可接受的事。在文献记录的标准化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的同时,我们看到期刊杂志文章的记录形式五花八门,这样就要求一种软件能检索各不相同的数据库。现在实现只用一种软件能检索所有的数据库尚为时过早,用户期望系统能用自然语言处理检索策略虽然目前还不能实现,但这一天正走向我们面前。同时,检索专家的经验和技巧在那一天当然还是同等重要的。

以上我们已经提及了文献型检索存在的一个问题。以电子形式发行的文章,无论是大出版商,还是个人在个人计算机上发行的,都特别难以控制。另外的问题是与主题检索有关的。大型的国际数据库收有英文、法文、

俄文及其它语种的论文,但还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还有许多数据库是小语种的,多数读者无法使用。虽然多语种词表已经问世,但要想实现便于信息检索仍需付出极大的努力。

总的来说,虽然在信息检索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但它仍跟不上信息生产及存储发展的步伐。虽然自动标引已取得了进展,但还不够。自动机器翻译也是同样。完全依赖机器而不需人的干预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将来只是说高度减少人工参与的成分。

也许专家系统将来可作为我们的帮手,但目前该种系统的研究还仍然处在无多大进展的状态。

  1. 一次文献的检索与提供

正如检索总是在时间上滞后于信息生产和存储过程,一次文献的检索也总是滞后于二次文献型检查。这里的原因不用多说,全文数据记录从存储和传递的角度看比文献型记录的加工过程要昂贵得多,并且版权问题也不好解决。科技和商业领域中越来越多期刊论文被加工成电子载体形式,但是要实现将大部头的文章如研究报告和书籍数据库化并降低传输的费用还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意味着各国的信息机构应多收藏书籍和报告,期刊的收藏可适当减少。

同时,馆藏目录正在走向机读化。这意味着在今后 10 年以内,全世界主要的信息资源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共享。信息资料检索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各图书馆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提供其拥有的资料和提供资料的效率。另外信息资料的载体形式和传输的难易程度也影响检索效果。一般来说,提供复制件比提供原件更容易和方便。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比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更注重利用图书馆,人们需要的科技文献中绝大多数是最新资料,这样图书馆中和过时的文献收藏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其次,科技人员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些核心期刊上,大约 5000 种左右,全世界目前有五万种主要期刊,其中有 5000 种就能

满足 80%的信息需求了,只要有拥有 5000 种期刊的馆藏,况且馆藏还可分布在各国,就能满足大部分信息需求了。但上述 5000 种期刊通常来说规模最

大也最昂贵。收藏它们不是一件便宜的事。虽然在数量上只占全部期刊的 10

%,但在成本上却要占到 30%。

几年前,有关文献提供的集中化和非集中化的争论还没有完全平息,但信息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已使得一次文献应该集中在某些方面的问题显得不太重要了。但是许多一次文献还仍然难以很快获得,有一些甚至不可能拿到。

  1. 从一次文献提供到信息管理

随着文献来源越复杂而特别是自动化的进展,这一情况正在变化。读者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先是需要帮助检索文献,然后要求帮助找到原始文献, 进一步提供文献的大意或文摘,这就是通常所述的信息加工和情报。许多国家管理部门,为了进行准确决策成立了信息机构。发展中国家会缓慢些。

许多用户希望自己动手检索数据库和信息源,而许多用户却希望有人替他们检索,这种检索工作是否由公司的或研究机构本身的信息部门做,还是由别的什么部门做,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但有一点须指出,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小公司已不再设立信息部门了,他们发现付钱请外面的单位提供信息服务更有效且更便宜。国家集中成立信息部门,避免重复劳动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

  1. 策略规划与质量管理

管理这个字眼时髦过好几年。现在虽然人们忘却了管理这个字眼,但它的确曾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用的技巧和手法。目前有两个最时髦的字眼:策略规划和全面质量管理(TQC)。策略规划的含义大概是退后一步纵观全局,系统规划后几年的行动,确定优先完成的目标及运用达到的策略和方法。规划本身是有用的,但开发和利用一系列的战略管理技巧却具有巨大的价值。这些技巧或方法需要每时每刻应用和变化而不是每三年或四年才调整一次。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针对产业界开发制订的。战后 TQM 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给日本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成功。这里面的总原则就是,必须时刻关心顾客的需要并始终不断地提高质量。这也是所谓的“目标调整管理法”。国家或企业不论是最高层领导还是最低层的员工都应该关心事业的发展。错误应该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犯了错误再纠正。不断地想出各种方法提高决策质量。如果积极主动地运用 TQM,它应该始终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并要持之以恒地运用下来。

  1. 国家信息政策

许多国家已经制订了国家信息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帮助过某些国家制订各自信息政策。基本理论文化是不言自明的。信息对教育、卫生、环境农业、工业、商业和研究与各领域的发展非常重要。以上这些领域由各个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如果各部门不相互配合协同一致提高信息工作,一切努力将等于白费劲。关于信息政策还有一点说明,有些政策看起来似乎采用孤立主义者的观点,而没有站在全球的立场看问题,早些时间我们就常说现在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生存在信息孤岛上,国家信息政策也必须反映出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