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民革命斗争的作品可以产生全世界的影响

毛泽东在《讲话》中以《毁灭》为例阐明的一个文艺观点。当时延安文艺界有很多人是从上海亭子间和国统区来的,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不但经历了两种地区,实际上是经历了两个历史时代。即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来到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许多文艺工作者的思想一下子转变不过来,对革命根据地的生活和人物不熟悉、不了解,创作上一时感觉困惑和迷惘。毛泽东勉励他们坚定信心,与新的群众相结合,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人民革命斗争生活,创造《毁灭》那样为人民大众所欢迎的优秀作品。《毁灭》是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它描写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支游击队在日本干涉军和白军的追击包围下,顽强战斗,最后只剩下十九人,但仍突破重围,并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作者打破了旧的题材限制,满怀激情描绘了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小说着力表现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在斗争中所经受的锻炼、改造和成长过程。游击队长莱奋生是一个英雄形象,从他的身上体现了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斗争中所显示的智慧、力量和坚不可摧的必胜信念。与莱奋生形成鲜明对照,小说还揭示了美谛克在严酷斗争中由个人主义演变为叛徒的过程。对于为争取自身解放而战斗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来说,《毁灭》无疑具有莫大的鼓舞力量。所以,这部小说于 1927 年出版后,立即引起苏联文学界的普遍注意和好评。高尔基认为,它的作者非常有才华地提供了苏联国内战争的广阔而真实的画面。在我国,鲁迅早在 1930 年,就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威胁,把《毁灭》翻译介绍给广大中国读者。他认为,象《毁灭》这样战斗的文学作品正是当时的中国所迫切需要的。毛泽东在《讲话》中,对《毁灭》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法捷耶夫的《毁灭》,只写了一支很小的游击队,它并没有想去投合旧世界读者的口味,但是却产生了全世界的影响,至少在中国,象大家所知道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就为革命根据地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及时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