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具体途径和措施。毛泽东在《讲话》中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根本问题之后,接着提出如何服务间题,其中包括文艺普及与提高问题。这是“五四”和左联以来革命文艺运动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后来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中,依然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有些人不适当地强调提高,忽视或轻视普及,认为普及的东西“不过痛”,要创作“真正的作品”,一度出现关门提高的“演大戏”之风和“化大众”的论调。这就影响了革命文艺运动的深入开展,以至发生了脱离群众的偏向。文艺的提高是必要和应该强调的,但是片面孤立地强调提高,轻视和忽视普及,那就错了。因为我们的文艺既然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是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那么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和人民大众普及。而“现在工农兵面前的问题,是他们正在和敌人作残酷的流血斗争,而他们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 无文化,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所以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明确了普及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就有一个用什么东西去普及的问题。用什么东西向工农兵群众普及呢?当然不能用地主阶级的文艺,也不能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只能用工农兵自己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这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必须是进步的,革命的,特别是表现人民群众人热斗争生活和美好情操的作品;在艺术形式方面,则应该是生动活泼、多种多样和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毛泽东关于“向工农兵普及”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文艺依然需要多做“雪中送炭”方面的工作。

文艺的普及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工农兵群众不仅要求普及,同样也需要提高,“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那末,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这种普及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人民不仅迫切要求普及,而且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同文艺的普及一样,提高的对象也是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文艺的提高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当然不能是从封建阶级的基础,也不能是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基础上去提高,“只能是从工农兵群众的基础上去提高。”我们所谓提高,不是把工农兵提到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度”去,而是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沿着无产阶级前进的方向去提高。换句话说,必须按照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政治需要、审美需要,力求创作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现实斗争服务。

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普及的作品比较简单浅显,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但是,普及与提高又不是互相分割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科学文化基础薄弱,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甚至还有为数众

多的文盲、半文盲,因此普及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当放在文艺工作的首位来抓。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是在不断地提高着,“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也不是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所以,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这样的普及工作不但不妨碍提高, 而是给目前的范围有限的提高工作以基础,也给将来的范围大为广阔的提高工作准备必要的条件。这样的提高工作也才更能适应群众新的斗争需要和新的文艺普及工作的需要。当时在延安群众文艺运动中所产生的一些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提高的作品,反转来有力地推动了群众文艺运动的深入开展。普及与提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循环往复,而且每一循环又使普及与提高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推动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