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郭沫若

周恩来 1941 年 11 月 16 日在《我要说的话——论鲁迅与郭沫若》一文中认为:鲁迅和郭沫若两人的时代背景和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鲁迅的时代,是一半清朝,一半民国的时代。他出身于破产的士大夫家庭,受过封建社会很深的洗礼,也受过戊戌政变后的洋务教育,嗣后留学东洋,又受教于章太炎先生,并参加了光复会。民国后,他做过多年北方官僚社会的小京官。直到“五四”的前夜,他才参加思想革命的运动,并成为宗法社会的逆子和士大夫阶级的叛徒,逐渐养成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导地位,他自己却又那样虔诚地愿意做一个“革命军马前卒”。他是由黑暗通向光明这一过渡时代的“伟大的桥梁”。而郭沫若的时代却稍微不同了。他虽在少年时代也关在四川宗法社会里面,但二十岁以后, 就几乎成为无羁绊的自由知识分子。他半商半读的家庭,虽也给他一些影响, 但是三十年来大时代所给予他的影响,却有着异常不同的比重。他既没有在清朝时代做过事,也没有去北洋政府下任过职,一出手就已经在“五四”前后。他的创作生活,是同着新文化运动一道起来的,他的事业发端,是从“五四”运动中孕育出来的。因此,不能把郭沫若看成是前一辈子的人,而应看成是我们这一辈子的人,不能把郭沫若看成是两个时代的人物,而应看成是新文化时代的人物。“郭沫若创作生活二十五年,也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二十五年。鲁迅自称是‘革命军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此外,周恩来还赞同瞿秋白对鲁迅精神的概括评价,即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韧”的战斗、反自由主义、反虚伪的精神。同时指出郭沫若的三个特点:第一是丰富的革命热情。郭沫若是革命的诗人,又是革命的战士。他心中笔下充满着革命的愤火,也充满着对于人类的热爱。第二是深邃的研究精 神。郭沫若兼学术家与革命行动家于一身,不但在革命高潮时挺身而出,站在革命行列的前头, 而且还懂得在革命退潮时怎样保存活力,埋头研究、补充自己。第三是勇敢的战斗生活。郭沫若富于战斗性,不仅在北伐、抗战两个伟大的时代,站在战斗的前线;而且在二十五年的文化生活中,也常常以斗士的姿态出现。周恩来强调:“郭沫若在革命的文化生活中最值得提出的三点,也就是最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