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毛泽东提出的对待中外文艺遗产的基本方针,语出自 1964 年 9 月 27 日

在一封《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信上的批示。早在 1956 年,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就曾指出:“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强调批判继承和借鉴遗产必须立足于“今” 和“中”,必须根据当今中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根据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地有选择有批判地学习和吸收。这一方针的提出, 体现了无产阶级在对待文艺遗产上的革命功利主义态度。这个革命的功利主义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为基本特征的。面对庞杂的中外文艺遗产,必须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批判继承和借鉴的方向、内容。从纵的方面来说,今天的文艺是由过去的文艺发展而来的,但社会主义文艺又是一种不同于任何过去时代的崭新的文艺。因而必须认真研究古代文艺的优劣得失,有所批判,有所挑选,有所继承,从而有利于表现新的时代生活和创造社会主义的新文艺。从横向一面而言,备民族文艺不是孤立发展,而是互相影响和渗透的,这在改革开放、各国之间相互往来和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更是这样。但外国文艺是他民族特有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产物,接受外来文艺的影响,不仅要注意从本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艺发展的需要出发,“拿它好的”、批判地吸收其“有用的成份”, 摒弃其不好的、有害的;还要将外来的东西与本民族的文艺传统结合起来, 使之民族化。正如周恩来所指出的,“我们应该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广泛地吸收一切先进文艺经验,为丰富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对世界文艺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