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要讲平仄

旧体诗词和现代诗在形式上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除要

求押韵外,还严格讲求声律和平仄。而格律过严,便容易束缚人的思想, 特别是对于初学此道的人来说,一般不易掌握。所以毛泽东不主张提倡青年人学写旧体诗词。但对于有志于斯的人,就必须严格遵守这种体裁的形式规范和要求。毛泽东对这一点甚为重视。在谈到律诗的发展过程时,他指出: 一种形式经过试验、发展直到定型,是长期的有条件的。譬如律诗,从梁代开始搞出四声,又从四声化为平厌,经过初唐诗人们的试验,到盛唐才定型。

(《最好的怀念》,红旗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71 页)一旦定型,就不能轻

易违反,否则,这种体裁的性质就会变化。毛泽东 1957 年在与冒广生谈话时, 指出:“不论平厌,不讲押韵,还算什么格律诗词?”(舒湮:《一九五七年夏季我又见到毛泽东》,《文汇月刊》1986 年第 9 期)1965 年 7 月 21 日在给陈毅的信中,又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他还力劝搞文学的人,必须懂得和学习音韵学和文字学,不学音韵想研究诗歌和写诗,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以自身的体会,主张应该学《说文解字》。他自己的书房中,藏有一部上海文瑞楼石印的《诗韵集成》、一部上海鸿宝斋书局石印的《增广诗韵全壁》,及两部清版《新校正词律全书》等。这些书是他经常阅读的书籍的一部分,并时有圈划和断句。他阅读古代诗话词话,对其中有关音韵方面的内容,也予以注意。旧诗词比较难学,但不等于不能学。只要肯下功夫,掌握了它的固有规律和程式,就可以比较自由地为表现现实和思想感情服务。这就是毛泽东在与冒广生老先生谈话时所说的:“掌握了格律,就觉得自由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掌握。毛泽东在诗词创作实践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恰是对这一点的极好说明。当然,遵从格律并不是主张让格式捆住手脚,妨碍艺术上的创新。正如赵朴初所说:“在格律方面,毛主席的诗词一般是很谨严的,但他绝不为格律所束缚。”他“用典而不为典所用,谨于格律而不为格律所拘。”(《学习毛主席的诗词》)这是对毛泽东诗词格律思想和实践全面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