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艺的基本特质

诗言志

毛泽东用古代论诗成语所表达的对文艺本质特征的认识。1945 年 9 月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诗人徐迟谈诗时,亲笔题写“诗言志”相赠。五十年代,他应《诗刊》社之请,也题了这三个字。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水言,声依永,律和声。”这一命题,被称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对后世的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诗言志的“志” 包括言志和抒情两个方面,概括说明了文艺表现作家思想情感的特点,以及教育和认识的功能。毛泽东认为,创作者的“志”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无不受阶级地位的制约。他不同意把《诗经》全部作品统统归结为“无邪”“怨而不怒”的主张。 1964 年 8 月 18 日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的谈话中,毛泽东指出《诗经》中的怨刺之作,是作者“怨天” 和”反对统治者”的发愤之所为。他说:“心里没有气,他写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还一再题写过“诗言志”,意在鼓励文艺家继承和发扬进步文艺的优良传统,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之志,为本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