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这是毛泽东 1936 年 12 月写给丁玲的《临江仙》词中的两句。1936 年 9

月,丁玲在党的帮助下,逃离南京,经上海、西安,于同年 11 月抵达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保安,不久即随红军去陇东,毛泽东把此词用电报发到前方, 由当时红一方面军转交给她。1937 年初丁玲回延安,毛泽东又亲笔写录全文送给丁玲。首先,这首词是对丁玲投奔解放区的壮举及其巨大影响的肯定。丁玲是较早地从国统区来到革命根据地的著名作家,在她之后,更多的作家、艺术家和其他文化界人士纷纷到延安来,这或多或少与了玲的影响不无关系。其次,是对丁玲到根据地后的工作成绩表示满意。丁玲怀着满腔热情, 积极投身于根据地的革命文学运动和文学创作活动。她创办了中国共产党到达陕北后的第一个报纸文艺副刊《红中华报》副刊,创建了陕北苏区第一个文艺团体即中国文艺协会,并当选为文协主任。同时,她积极从事创作活动。在从西安到保安的途中及在保安期间,就写出一批通讯报告文学作品,定名为《保安行》。不久,她由保安随军北上,创作了一批文艺通讯、散记和速写,及时地反映了根据地人民和红军的战斗生活。丁玲的这些文学活动,对解放区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最后,毛泽东这首词不仅是对丁玲到根据地后文学工作成就的表彰,也是他对文艺工作在整个革命事业中重要地位和作用一贯高度重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