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要遵循中国语言文法

瞿秋白关于翻译中新字眼、新句法及新表现方法的输入、创造,应以符合口头语言习惯为原则的观点。他在《论翻译》中指出:“一般他说起来, 不但翻译,就是自己的作品也是一样,现在的文学家、哲学家、政论家,以及一切普通人,要想表现现在中国社会已经有的新的关系、新的现象、新的事物、新的观念,就差不多人人都要做仓颉。这就是说,要天天创造新的字眼、新的句法。实际生活的要求是这样。”“可是,这些新的字眼和句法的创造,无意之中自然而然的要遵照着中国白话的文法公律。凡是白话文里面, 违反这些公律的新字眼、新句法,——就是说不上口的,自然要淘汰出去, 不能够存在。”翻译要做到“顺”,必须以白话本位为原则。因为“真正的白话就是真正通顺的现代中国文。”“如果不注意中国白话的文法公律,如果不就着中国白话原有的公律去创造新的,那就很容易走到所谓‘不顺’的方面去。”在《再论翻译》中,瞿秋白在谈到翻译中的“信”与“顺”的关系时,则认为“信”与“顺”应当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就是以白话本位为原则。他指出:“只要是用这种绝对的白话文去翻译,并注意中国白话的文法公律,顾及普通群众口头上说话的习惯去创造新的言语、新字眼、新句法、新的表现方法,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读者得到的概念等同于原丈的概念”,那么,就既保存了原作的精神,也用不着容忍“多少的不顺”,“信”与“顺”也就自然而然地统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