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继承和惜鉴的对象与范围

由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所决定,人类历史上所创

造的一切思想文化成果,都在无产阶级批判继承和借鉴的视野之内。毛泽东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 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都应该吸收。”(《新民主主义论》)外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论十大关系》) 另一方面又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 有它的许多珍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这就囊括了极其广阔的历史跨度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谈到文学艺术,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那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讲话》)这说明,无产阶级不仅要批判继承本民族的文艺遗产, 也要借鉴外国的东西;既要继承和借鉴属于劳动人民的文化艺术遗产,还要从剥削阶级的文化遗产中有所继承和借鉴。从内涵上讲,既包括各种体裁、技巧、语言以及表现手段和方法,也包括思想内容方面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点等等,无产阶级都可以批判继承和借鉴。任何划地为牢、自设禁区的做法,都不利于无产阶级文艺的发展。对待文艺遗产的基本原则

无产阶级对待文艺遗产的基本原则,是批判的继承和借鉴。所谓批判, 就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存、既否定又肯定;在否定中有肯定,在肯定中有杏定。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文艺作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因而难免没有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难免没有这样那样的糟粕。毛泽东指出对待历史遗产的正确态度,“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新民主主义论》)尊重历史的辩证法,就是“批判地继承”,“批判的接受我们自己历史的遗产以及外国的思想”。根据这个基本原则,对待文艺遗产,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排斥,拒绝继承和借鉴,统统采用“大批判”的方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是极端错误的、有害的。反之,不加取舍和分析,“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甚至主张走西方文化发展的道路,原原本本地进行“横向移植”,也是要不得的。对文艺遗产批判地继承和批判地吸收,才于无产阶级文艺的建设和繁荣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