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法默一里奇羹模型构成要素

1、国际环境要素

法默和里奇曼将企业经营的国际环境条件(I 因素)分为 3 大类 14 项: I—1 社会要素

  1. 国家观念;

  2. 对外国人的看法;

  3. 民族主义的性格与程度。l—2 政治法律要素

  1. 政治观念;

  2. 有关外国企业的法律规定;

  3. 参与国际机构和国际条约的状况;

  4. 所属政治与经济集团;

  5. 输出、输入的限制;

  6. 国际投资限制;

  7. 利润汇出限制;

  8. 外汇管制。I—3 经济要素

  1. 一般国际收支政策;

  2. 国际贸易状况;

  3. 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2、国内环境要素

国内环境要素(C)分 4 类共 29 项: C—1 教育要素

  1. 文盲率;

  2. 专门职业、技术培训以及一般中等教育的普及程度;

  3. 高等教育普及程度;

  4. 特殊经营人才的开发计划;

  5. 对教育的态度;

  6. 教育与需求的配合程度。C—2 社会要素

  1. 对经营者或企业经营的看法;

  2. 对上、下阶层关系的看法;

  3. 各种社会组织间的和谐状况;

  4. 对经营成果与绩效的看法;

  5. 阶级制度与社会流动性;

  6. 对财富和物质利益的看法;

  7. 对科学技术的看法;

  8. 对承担风险的看法;

  9. 对各种变化的看法。C—3 政治法律要素

  1. 有关法律和规定;

  2. 国防政策:

  3. 外交政策;

  4. 政治稳定性;

  5. 政治机构;

  6. 法律变化状况。C—4 经济因素

  1. 经济制度;

  2. 中央银行体系与金融政策;

  3. 财政政策;

  4. 经济稳定性;

  5. 资本市场结构;

  6. 获得经营资源的易难程度;

  7. 市场规模;

  8. 社会公共设施投资。

3、经营机能要素(B) B—1 计划与创新

  1. 企业目标及其实现形式;

  2. 利用计划的方式;

  3. 计划与计划的时间范围;

  4. 有关企业活动的计划程度与范围;

  5. 计划的变动性;

  6. 计划与决策的方法、技术与工具;

  7. 雇员参与计划的程度及其有效性;

  8. 管理者在计划过程中的决策行为;

  9. 计划信息不确定性程度;

  10. 科学方法的有效利用程度;

  11. 在特定时期,企业绎营上创新与冒险的特点、程度与速度;

  12. 企业在经营上力求变化和引入技术革新的难易程度。B—2 控制

  1. 基于职能立场所采取的战略行动与控制的基本形式;

  2. 利围控制技术的方式;

  3. 为控制目的所使用的信息反馈系统的特点与结构;

  4. 矫正错误的时机与手续;

  5. 人员控制的松紧程度;

  6. 综合控制系统的利用与未经预测而发生效果的程度与特点;

  7. 为经营服务计划所建立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B—3 组织

  1. 中心企业与主要附属机构的规模;

  2. 集权与分权程度;

  3. 作业的专门化或分工程度;

  4. 管理幅度;

  5. 将部门组织或活动予以分类的形式,利用咨询或服务部门的程度;

  6. 利用一般顾客与专业人员的程度;

  7. 职能权限的利用程度;

  8. 权限与责任关系中,所发生的组织上的混乱与冲突的程度;

  9. 领导集体从事决策的程度;

  10. 非正式组织运用的程度;

  11. 创造变化条件,或处理变化条件的正式组织的职能及其弹性程度。B—4 人事:

  1. 人员雇用所采取的方法;

  2. 雇员送考与晋升所使用的标准;

  3. 评价雇员所使用的技术标准;

  4. 工作说明书的性质与利用情况;

  5. 报酬水准与福利补贴的性质和范围;

  6. 企业培训的性质、范围与所耗用的时间;

  7. 非正式的人才开发状况;

  8. 对雇员暂时解雇和一般解雇的方针与程序;

  9. 解雇成员的难易程度;

  10. 使具备必要熟练程度与能力的人员得以雇用与保留的难易程度。B—5

    指挥、领导与激励

  1. 经营上采用权力主义的程度,或允许雇员参与程度;

  2. 为激励管理队伍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

  3. 为激励一般雇员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

  4. 监督所使用的技术;

  5. 意见交流的机构与技术;

  6. 各类雇员之间的意见交流的有效性;

  7. 为改善工作、提高能力所利用的激励的难易程度;

  8. 个人、工作团体、部门以及企业全体的利害关系状况与目标一致性程度;

  9. 各类雇员之间相互仰赖、协助、冲突与不信任程度;

  10. 雇员不满、缺勤与离职程度;

  11. 限制性的作业习惯、非生产性的团体交涉与冲突所带来的时间与精力浪费程度。

B—6 营销方针

  1. 产品线(多样化、专业化、变化的速度与质量状况);

  2. 市场流通渠道与客户方位;

  3. 定价;

  4. 促销与主要销售重点。B—7 生产与采购

  1. 企业自行制造或委托其他公司制造状况,卫星工厂利用程度;

  2. 主要原料供应商数量、特征与地点;

  3. 主要原料采购时机;

  4. 平均库存率(主要材料、半成品、制成品的库存量);

  5. 生产单位的最小、最大规模与平均规模;

  6. 生产活动的稳定程度;

  7. 主要产品制造中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组合情况;

  8. 企业的基本生产工艺;

  9. 企业自动化与机械化程度。B—8 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开发的特点与状况(例如,产品开发与改进、新材料的利用状况、新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使用情形)。

B—9 财务

(1 )财务调度的形式与成本(如资本、负债、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

  1. 资金来源;

  2. 资本的主要用途;

  3. 资本的保留;

  4. 利润分配。B—10 企业对外关系

  1. 与客户的关系;

  2. 与供应商的关系;

  3. 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关系;

  4. 与工会组织的关系;

  5. 与政府的关系;

  6. 与社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