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分包

国际分包是从国外取得外部投入来源的重要途径,大致有工业分包和商业分包两大类,前者是委托人将部件和某些工序转包给分承包人生产;后者是委托人就成品的制造转包给分承包人,最后由委托人用自己的商标组织成品销售。工业分包委托人总是大型制造公司,而商业分包委托人则通常是大型百货商店或连销店。

60 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认识到了国际分包的成本优势, 与依赖国内部件来源相比,向要素成本特别是劳工成本低廉的国家的分承包商购买部件可大量节约成本支出。国际分包中的成本节约来自于以下几个方

面,(1)分承包商使用低廉的生产要素;(2)受本企业生产范围和规模的限制,有些部件本企业不能生产,否则,就需另行投资,增添设备;(3)在生产机械化程度高的情况下,产品的工业集中已达到了经济规模极限,超过这一规模则会产生收益递减。这也就是许多企业将那些不再可望有规模经济的产品进行分包的重要原因。当然,国际分包加长了部件产地与使用地的距离,由此带来额外运输和关税等成本,因此,计算国际分包的比此较成本时需考虑这类因素的反向作用。

除了成本节约以外,跨国公司利用国际分包还可以获得以几三方面的优势:

第一,灵活性,经济的周期波动影响到企业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与要素成本。在经济繁荣时朗,订单大增,超过企业生产能力,通过国际分包则使企业产量跟上市场需要。在经济萎缩时期订单减少,企业可减少国际分包数量,自行承担主要生产活动,从而避免生产能力闲量。此外,在出现罢工, 运输不畅等梗阻时,国际分包也能保证订单的完成。

第二,获得一些政府优惠条件。发展中国家设立的免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利于外向经济活动的区域为外国企业进行国际分包提供了便利的场所。第三,降低或防范风险。在某种意义上,国际分包是海外直接投资的替代形式, 它利用了东逍国的生产要素,又不需要作实际投资,不需要增加新的生产设施,避免了投资风险。同时,东道国即使征用外资企业,或者对外资企业实施其他政治干预,也不会影响国际分包业务。

对于分承包人而言,国际分包为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台湾、韩国的许多跨国公司的成氏都得益于它们曾成功地展开了国际分包业务,包括运动鞋、运动器材、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的承包制造。待到海外投资发展了以后,这些公司就努力减少对分包的依赖,更多地依靠出售带自身品牌的产品, 同时,它们也慢慢变成了委托人,利用其他成本更低的国家的分承包人来进行部件与产品的生产。

跨国公司的分包决策与管理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否进行国际分包。企业进行国际分包主要是为了获得国际分包带来的优势,因而对外分包的主要动因主要有降低成本,跟上需求波动,满足专业性生产需求以及降低风险等。在某些行业,劳工成本在总制造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小,因而节约劳工成本的意义不大,这时,企业选择分包的积极性降低。有时,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的高质量产品,分包又往往成了捷径。

第二,在何处进行分包。就总有情况而言,理想的分包地点是劳工成本低廉而又具备必要的生产技术水平的国家与地区。这也就是韩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曾是跨国理想分包地的原因。然而,随着这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实现,劳工成本每年以 20%的幅度上升,与发达国家的劳工成本差日渐缩小,同时,这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使其货币不断升值,使其出口竞争力逐渐削弱,这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就将眼光移到了那些劳工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例如,美国的跨国公司曾一度对韩国和台湾进行大量分包,而现在则转向墨西哥,这主要是由于墨西哥有政府鼓励、低廉的劳工成本且又成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

第三,合理选择分承包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包对分承包人的要求不完全相同,企业应根据将予转包的部件或产品的生产特征和发包目

的,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状况,确定此项分包在数量、质量、成本、交货时间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进而确定合格的分承包人应具备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获得合格投入要素的能力以及应有的信誉。在选择分承包人时,还要防止培植了潜在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