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理浮动汇率制
至 1973 年,普遍浮动汇率已是既成事实。1976 年 4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协定条款作了一些修改,使汇率体制的变化合法化,国际货币制度正式进入了现在的管理浮动制。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优劣是国际货币领域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实行了管理浮动汇率制后,这种争论仍在进行。从宏观经济层面看,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哪种汇率制度更利于一个国家稳定其国内经济。基本看法是,浮动汇率在减轻一国内部调整压力方面是有效的,并可防止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和国际游资的冲击。从跨国经营的角度来看,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浮动汇率制是否便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扩大,二是在这种制度之下是否容易管理国际业务。虽然没有很有力的实证资料,但一般认为,浮动汇率使贸易商和投资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跨国经营活动。也有人认为,在两仲制度之下,外汇的价值都会发生变化,但在固定
汇率制下,这种变化幅度大且突然。固定汇率制给企业造成安全感的假象, 从而忽视汇率监控与预测。在浮动汇率制下,企业对外汇风险更加警觉,时刻注意根据汇率变化而作经营调整。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折衷。从理论上讲,浮动汇率意味着货币的比价完全取决于市场供求,而不受政府的安排。但在实践上,大多数小国的货币通常钉住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大国的货币则相互之间浮动,大多数投资和贸易流动跨越浮动汇率而进行。例如,为数众多的小国的货币钉住美元,一部分钉住特别提款权,许多西非法语国家的货币钉住法国法郎,拉丁美洲等地的一些国家将其货币与美元挂钩,但经常根据一系列指标进行调整,欧共体国家的货币则相互钉住。
管理浮动汇率制与自由浮动汇率制有两大区别。其一,在自由浮动制下, 一种货币的汇率被认为大致处于其均衡价值点,即其价值反映了它所依存的基础经济因素,带来该国对外帐户的平衡。但在管理浮动制下则不是这样, 干预会使汇率偏离均衡汇率。其二,在自由汇率制下,由于汇率总是能结清交易,故国家不需国际储备。相反,在管理汇率制下,抑制汇率下降时一国需要卖出储备来购进本国货币,抑制货币升值时需卖出本国货币增加储备。
在管理浮动汇率制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大为降低,主要是要求成员国报告它们的外汇安排及其变化,制止成员国进行肮脏浮动,向弱国提供改善国际收支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