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继承工作的两个方面

经典作家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具体实例很多,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我们这里列举的这几个事例,也有待于进一步学习。仅从上面的极初步的分析中, 我们除了可以看到本章第一、二节所说的批判继承的目的、标准、批判精神等等外,还可以看到,对待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工作,往往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文化遗产本身进行清理分解,区别出某个文化部门中思想体系的部分与整体,观点和方法,实在的含义和可能的含义,并找出其中具有科学性、民主性的合理成分。总之,区别出它的精华和糟粕,以便有所取舍,马克思处理资产阶级的阶级学说,恩格斯取出黑格尔学说的“合理内核”(对“一切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的分析,就是证明), 列宁归纳“六十年代遗产的本质特征”等,都属于这一种,这里处理遗产时应该注意的方面,也往往是首先容易注意到的方面。学术界过去关于应该继承什么的讨论,多半指这一个方面说的,我们这里列举的几个范例,虽说是众所周知的,如果重温一下,也许有“知新”的作用,能帮助我们正确了解批判继承原则。

但是,谈到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绝不能忽视另外一个方面, 即在总结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到可供吸取的思维经验、教训的方面。列宁在谈到历史的和逻辑的关系时,指出研究各门科学的历史,揭露其中规

① 《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 3 卷,第 853 页。

律性,对于丰富和发展辩证法以及加深我们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有重大意义。他指出:“概念(认识)在存在中(在直接的现象中)揭露本质(因果律、同一、差别等等)——整个人类认识(全部科学)的真正的一般进程就是如此。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的进程也是如此。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思想史的概括。从各门科学的历史上更具体地更详尽地研究这点,会是一个极有裨益的任务。总的说来,在逻辑中思想史应当和思维规律相吻合。”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总结,也是整个人类认识史发展规律的概括。如果中国思想史工作者能够按照列宁的指示,具体地详尽地研究中国各门科学的历史,找出思想史中的辩证发展规律,这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丰富、加深同样是“极有裨益的”。同时,也只有在揭露了中国思想史发展规律性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深刻地批判地汲取过去思想家的思维经验和教训。我们知道过去的各种思想体系,各个学派,各个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前后思想体系之间,同时代思想体系之间,正误思想体系之间,正确与正确(或错误与错误)思想体系之间,或一个思想家思想体系中正确与错误之间,都有着具体历史的联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加以详尽而具体的研究,将会发现其中的本质联系,发现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将会帮助我们认识前人是怎样取得正确认识的,又是怎样走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错误的,这对于我们锻炼思维能力,端正思想方法,防止重蹈覆辙,是有重要意义的。恩格斯对于黑格尔以及过去其他旧哲学家构造绝对真理的旧哲学体系的破产的分析,列宁对于民粹派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作用的片面认识的批判,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形式主义态度的分析,都说明总结过去思想发展规律,汲取前人思维的经验教训是我们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重要任务。至于思想史上对我们有肯定意义的思想体系之间的思维经验,诸如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经验,无神论反对宗教的经验,后人思想体系批判继承前人思想体系的经验等等,也是不胜枚举的。这一切思维的经验教训,都有待我们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去进行总结,加以批判继承。列宁说过:“马克思的学说⋯⋯是由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经验总结。”①这句话,对于思想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研究古代文化,不只是在于去确定谁是唯物主义,谁是现实主义等等。也不只是从过去的某些哲学体系、文学艺术理论或政治、经济思想体系中肢解出个别知识性论述或命题来,加以改造、利用;我们研究古代文化思想,重要的是在于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去总结那“丰富的历史知识”,从中找出文化发展规律,得出对我们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来,以推进我们的事业。毛泽东同志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②这一段话, 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

① 《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列宁全集》第 38 卷,第 355 页。

① 《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 25 卷,第 394 页。

②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49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