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公元前 431—404 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为了争夺在希腊的霸权,断断续续打了二十七年恶仗,这便是历史上所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的事迹,绝大部分是赖有大历史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的记载而流传下来的。

修昔底德约于公元前 460 年出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之家,早年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当时正是雅典文化上的全盛时期,伯里克利的政治演说,爱斯契留士、幼里比德、苏福克利等人的戏剧,希罗多德的历史著作,诡辩学派的哲学,对他都有很大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修昔底德已是三十岁左右的人,所以能充分认识到那次战争的重要性。他可能在战争一开始时就列身戎伍。确实可知的是:他于公元前 424 年由雅典人推选为十将军之一,统率一支由七艘战船组成的舰队,驻泊在色雷斯附近的塔索斯岛。适因安菲坡里斯城失陷,他被诬贻误军机,有通敌嫌疑。据说是出于克利昂的动议,他被革职并遭到放逐。在这以后的二十年中,他大部分的时间是息影在色雷斯, 一直注视着战争的进程,随时随地将之记载下来。直到公元前 404 年战争结

① 《历史》(《希波战争史》),乔治·劳林逊(GeorgRowlinson)之英译本,1942 年纽约版第 3 页。

束,他才遇到特赦,重返雅典。我们不能确知他究竟卒于何年,但不会迟于公元前 395 年。

修昔底德只比希罗多德晚生约二十五年,然而在史学观点、治学态度、史学方法、文章风格等方面,他们却宛如隔了好几个世纪。希罗多德所著之

《历史》诚然是一部杰作,但体例不纯,其中有真实的部分,也有虚构的部分。而修昔底德所著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则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缜密的史学方法,记载翔实,可称为信史。修昔底德把当时希腊哲学家们那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逻辑方法应用到历史研究中去,为后世的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是他最伟大的贡献。修昔底德写道:“在叙事方面,我决不是先入为主,一拿到什么材料就写,我甚至不敢相信我自己的观察就一定可靠。我所记载的,一部分是根据我亲身的经历,一部分是根据其他目击其事的人向我提供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确凿性,总是尽可能用最严格、最仔细的考证方法检查过的,然而即使费尽心力,真情实况也还是不容易获得的: 不同的目击者,对于同一个事件会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因为他们或者偏袒这一边,或者偏袒那一边,而记忆也不一定完全可靠。我这部没有奇闻轶事的史著,恐难引人入胜。但是如果学者们想得到关于过去的正确的知识,借以预见未来(因为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未来虽然不一定就是过去的重演,但同过去总是很相似的),从而判明这部书是有用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我的著作不是为了迎合人们一时的兴趣,而是要作为千秋万世的宝笈。”① 这是何等科学的态度!这是何等远大的抱负!凭着这种精神,修昔底德的著作才能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