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书及辑佚书

类书是把当代和以前各门类或某一门类资料辑录在一起的一种工具书。就现存的各种类书而言,有的是政府令人辑录的,也有的是私家辑录的。这种书从当时来说,意义并不很大,仅作备查而已,以《白氏六帖》为例,其书所采录的一批成语、典故等,为的是供白居易本人做文章时在词藻使用方面有所选择,其性质和现在通行的资料卡片相当。可是,因为类书所辑录的是当时和以前的材料,由于古代书籍的大量散亡,而这些散亡的资料又多多少少地保存在类书里面随着类书流传下来,这样,类书的价值也就发生了变化。一般说来,类书所收辑的古书、佚书愈多,其价值也就愈大。类书不仅能提供一些罕见的史料,还可以用它校勘其他史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类书是绝大多数辑佚书的主要源泉,明代的《永乐大典》,就因为从中 辑出佚书三百七十五种,四千九百二十六卷而名扬于世。

现存的类书,《四库总目》已有著录,部头最大的是《永乐大典》,计二万二千九百卷,《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目录四十卷;此外,《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各一千卷,其它则一、二百卷不等。研究类书的著作有近人张涤华撰《类书流别》等,可供参索。

古代书籍,由于传播艰难,加上兵燹、祸乱,散亡现象十分严重。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就曾说过:“汉、隋、唐、宋之史俱有《艺文志》,然《汉志》所载之书,以《隋志》考之,十已亡其六七;以《宋志》考之《隋》、《唐》,亦复如是。”于是,一些好学博览之士,为了探索前代事迹,便想方设法地从其它书籍中搜寻一些已经失佚的书,并力求按原书次第序列出来,这便是编佚。

搜辑佚书的工作开始于宋代,而兴盛于清代。乾隆三十八年(公元 1773 年),安徽学政朱筠为奏请开设四库馆,曾上过一个摺子给清高宗,摺子里有着这么一段活:“臣在翰林,常翻阅前明《永乐大典》,其书编次少伦, 或分割诸书以从其类,然古书之全而世不恒觏者,辄具在焉。臣请敕择取其中古书完者若干部,分别缮写,各自为书,以备著录。书亡复存,艺林幸甚。”

(见朱筠:《笥河文集》卷一,《谨陈管见开馆校书摺子》)由是,班固等人的《东观汉记》,郝经《续后汉书》,薛居正《五代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都辑出来了。但《永乐大典》所收的只是明代现存的书而已, 要辑出明代以前的佚书,不能不寻找另外的途径。对于清人搜辑佚书的方法, 清人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已作过总结,他说:

一、以唐、宋间类书为总资料——如《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

《白帖》、《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山堂考索》、《玉海》等。

二、以汉人子、史书及经注为辑周、秦古书之资料——例如《史记》、《汉书》、

《春秋繁露》、《论衡》等所引古子家说,郑康成诸经注,韦昭《国语》注所引《纬书》

及古系谱等 。

三、以唐人义、疏等书为辑汉人经说之资料——例如从《周易集解》辑汉诸家《易》注,从孔、贾诸疏辑《尚书》马、郑注,左氏贾、服注等。

四、以六朝、唐人史注为辑逸文之资料——例如裴松之《三国志》注,裴■以下《史记》注,颜师古《汉书》注,李贤《后汉书》注,李善《文选》注等。

五、以各史传注及各古选本、各金石刻为辑遗文之资料——古选本如《文选》、《文苑英华》等。

按照上述方法,清代学者们曾经清理出不少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