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的初步发展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史学的起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开始时,“巫”、“史”不分。到了所谓“重黎绝天地通”②之后,史官才逐渐从神职中分离出来,专司人事。开始时,以记事为主,史学水平较低。自盘庚迁殷以后,直到春秋末年,在约近千年的历史行程中,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渐发展, 史学也日益进步。虽然史官仍要参与龟筮占卜,解释天象,是预言祸福的半神秘人物,但开始重视了史事的垂训和鉴戒作用,使史学由“记事”发展到“经世”,象被称为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史书《尚书》,虽无一定的史例、史法,主要是一部历代政治文件汇编,但其中确实保存了一些关于夏、商和西周的珍贵资料。从史学角度看,是属于以记言为主结合记事的一种史书, 其中不少篇章已寓有“经世”之意。

我国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 841 年)起,有了按年记载的编年史。从

① 参见董作宾:《甲骨文字沿革例》和《周易·异卦》“用史巫纷若”。

② 《国语·楚语》下。

此以后,中国历史,基本上有了持续不断的记载,差不多每年都有史可查。当时的重要诸侯国如楚、齐、鲁、燕、晋、陈、宋,都有了明确的纪年。我国有这么早、这么完整的历史纪年,是全世界所仅见的。

到了公元前 722 年,中国历史有了更详细、更完备的记载——《春秋》。

《春秋》的出现,使我国史学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史学逐步变成了“经世之学”。

春秋时期,诸侯各国都有史官记事,如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等,都是当时的史书。据说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 得百二十国宝书”,墨子曾见到过“百国春秋”①,当时史学发展的盛况是可想而知的。

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下讫鲁

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 年),共记载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孔子根据他制定的和史官们所共同遵守的史法进行修订,使之成为儒家的经典。孔子修订

《春秋》的目的在于“正名”②,有褒有贬,从而使“乱臣贼子惧”。

《春秋》记载史实非常简单,如鲁惠公死,子隐公未依继承法而被立为国君,《春秋》就只记载“元年,春王正月”,不说隐公即位,表示他不是正式做鲁君。又如写“齐崔杼弑其君光”③,意思是说崔杼犯了弑君罪。《春秋》之中还有只记标题而无详细内容的地方,有的只记一个字,如“雨”(僖公三年夏六月),所以被人讥为“断烂朝报”。相传鲁国的太史左丘明,采各国史记作《左氏传》,用事实说明《春秋》书法。

孔子和左丘明已开始运用发展变化的历史观点观察社会。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①“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②。《左传》上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 也是讲社会变化的。同时,他们还主张“温故而知新”,认为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知新”;“ 告诸往”是为了“知来者”③;另外,他们也主张进步,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④。这种进步的史学观点,给后世史学以巨大影响。

自平王东迁后,以至战国时代,“重人事,轻鬼神”已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主要思潮。孔子绝口不谈“怪、力、乱、神”⑤;左丘明在《左传》里记载了不少怀疑,否定天道和鬼神的言论,如“天道远,人道迩”⑥,“国将兴, 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⑦。先秦史家, 如孔子和左丘明等,都是这种民本思想的主要代表。他们使史学初步摆脱了神学,因而使他们在我国史学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战国期间,学术思想随着社会的激剧变化,显得特别活跃,一时诸子蜂

① 《墨子·明鬼篇》。

② 《论语·子路》。

③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① 《论语·子罕》。

② 《论语·雍也》。

③ 《论语·学而》。

④ 《论语·述而》。

⑤ 《论语·述而》。

⑥ 《左传》昭公十八年。

⑦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起、百家争鸣,史学也因此获得迅速发展。记事史,记言史,国别史⑧,系统的编年史,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学术史、如庄子的《天下篇》、荀子的《非十二子》、韩非子的《显学篇》等,即是这类性质的著述。

战国时期,人们对史实的考订也开始给予重视,如孟子说:“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另外,历史观也在进步,韩非子把历史的发展明确地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并写出了各个时期的特点①,这在当时是十分卓越的见解。

我国先秦史学,不仅在“发凡起例”上成为后代史学的开山,而且注重把史学作为人们的教材,使人们能够“鉴往知来”。同时,对于史德也非常重视,把“信”字作为修史的标准,把良史作为史家学习的榜样,象齐太史、南史氏、董狐等史家的那种不畏强御、据事直书、冒死以赴的精神,一直被视为我国史家的正气。

⑧ 《国语》、《战国策》一类的书。

① 《韩非子·五蠹篇》。